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6166|回复: 0

[咱厝历史文化] 安海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17: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海介绍2009-06-24 23:01隶属晋江市,在泉州城南二十余公里濒海处。古称“湾海”,北宋称石井津安海市,南宋称石井镇安海市,明称“安平镇”。扼晋江、南安两县的水陆要冲,是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

  据《闽书》、《晋江市志》、《安海志》等记载:(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泉州开港设市舶司,安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港口。安海码头有一眼自然形成的石泉深井,井水清冽甘美……石井畔设立津卡,海泊至,泉州州官遣吏在此榷客舟税,号曰“石井津”(即海关“分关”),今遗址尚存。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安海设置‘石井镇’,吏部郎朱松(朱熹之父,参见《泉州人名录·朱松》)首任镇监,安海建制由此始。  南宋·安海“石井津”设置石井镇时,并辖今安海、石井两地,故有“石井津开双石井”之称。 安海、石井两镇虽以不同自然景点为地名,但当时实际上是同一个镇,因两镇所沿用的掌故是同一历史事件,即宋代朱松(韦斋)监税于石井镇。

  南安石井镇后来一直以“石井”为名,而晋江石井镇历宋、元两朝,明称为“安平镇”,清·改称“安海镇”。

  当宋元刺桐港鼎盛时,安海“港通天下商船,贾胡与居民互市”,成为十分兴隆的刺桐“南港”。明·《安海志》:“宋元于今,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新编《安海志》曰:宋代的安海“东有旧市,西有新市,因竞利而后设镇,市曰‘安海市’,镇曰‘安海镇’。今市散处直街曲巷,无非贸易之店肆,约有千余座,盖四方射利者所必趋,随处成交。”  巨量货物的集散促进滨海陆上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海港东畔的安海,当时还是从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半岛,陆路只有北面经曹店至五陵通州治的车马大道,与南北大官道的连接则专靠舟渡。那时,安平渡“方舟而济者日千万计”,但“船交水中”,时有不测,“大为民患”。
  为此,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建造竣工安平桥(详见《泉州桥梁·安平桥》),横跨于安海、水头海湾,长达五华里,号称天下第一长石桥,成为晋南交通要冲。安平桥竣工后31年(宋·淳熙九年,1182年),又于安平桥北面约三华里建造镇安桥,与安平桥并列于同段海港(详见《泉州桥梁·镇安桥》)。故又有“安平渡架两安平”之谓。

  明·泉州何乔远《秋日安平八咏(录二首)》:
               (一)
       “西桥五里海门遥,小阁观音压岸腰。
       陡见莲花清宿淤,拍天白雪是秋潮。” 
              (二)
       “寥氏为钱礼上苍,何如大宛面如王。
       南风一片孤帆入,帛布人夸欲斗量。”

  【注】大宛面如王:指大宛银 币。帛布:钱币。

  清初顺治迁界,安海“丙申(1656年)毁镇”。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沿海“复界”,时安海夷废将近30年。明威将军、晋江衙口人施秉(参见《泉州人名录·施秉》)奉命坐镇安海。施秉进驻后,督令兵士开辟荒滩,按旧镇格局,草建简易民房店屋600多间,为归来无家的安海迁民提供暂时栖身之所,“以赁民居,收四季税”,安海复苏。其后几经扩建和改建,总数达800多间。这些房屋后来成为施氏私人产业。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