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17070|回复: 1

[咱厝历史文化] 安海港是古泉州港的重要支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0 16: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海港是古泉州港的重要支港
  
  安海港古称安平港,是古泉州港三湾十一支港中的一个要港。三湾中的泉州湾(以后渚港为主)在北,围头澳(以安海港为主)在南,因又有北港、南港之称。
  安海港地处围头澳内,港口有白沙、石井二镇夹峙成海门,入海门则面阔水深,岸弯(有九十九弯之说)流平,随处有避风之坞。自古以来为航海者所乐趋。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安海港兴起的自然条件。
  对安海港兴起于何时,学术界说法不一。我认为,它的兴起时期可上推至唐代。关于这个问题,史籍缺乏具体记载。清代东石人蔡永蒹的《西山杂志》中虽有唐开元八年东石澳林銮首航渤泥,沿海畲家人多从之往;林銮为引入蛮舟,故造七星石塔(以导航);天宝中王尧从渤泥运来木材为林銮造舟等记载。然而《西山杂志》所记诸事,因无注明史料依据,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查证。不过,安海地区文化唐以前早已开发,确是事实。1975年在安海附近的大盈村发现的铜、铜戈、铜匕首等青铜器;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批青铜器是闽南古越族的遗物,他们是福建青铜器文化与中原青铜器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1)。可以认为安海港的开发是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的。
  在唐开元六年(718)泉州迁治之前,安海比之后渚是离州治(即丰州)较远的港口;但安海至丰州这条古驿道基本上还是平坦的。再从当时外国海商来华贸易所取的途径看来,他们是经占城先至广州,然后沿海岸线北上至泉州、扬州的(2)。从地理位置分析,海舶从广州至泉州,应是先至南面的安海港而后至北面的后渚港的。特别是围头澳地势突出在航道上,围头湾内风浪又较平缓;而围头到后渚这段海面,则经常遇到横风、逆流。这种自然条件,也有助于引导海舶先入安海港。庄为玑教授从泉州地区印度教遗迹的分布情况,指出印度教是由南港传入泉州的。他认为开元迁治之前的泉州港,主要是围头澳内的安海港(3)。
  宋代的安海港较之唐代又有发展。据《安海志·公署》称:“安海濒海,客舟可至,与民为市,东曰旧市、西曰新市。官遣吏榷税于此,号曰石井津”。宋朝特在安海设石井津以榷税,可见客舟至安海互市的为数甚多。到了南宋建炎四年(1130),安海因新、旧两市竞利相戕,榷税吏未能制止,州官乃请设石井镇,以朱熹之父朱松为镇官(继任的还有任良臣、方玺、游绛和朱松之孙朱在等人),掌火禁兼酒税之类。这是安海建制之始。又方玺任镇官时,曾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倡筑安海土城,是为安海建城之始。又,宋代安海还没有巡检可以掌巡逻讯察之事,惟员数无考(4)。另据明《安平志》记宋时安海盛况称:东西二市有“店肆千余座,盖四方射利者所必趋,随处成交,惟直街为最盛”。最能说明宋代安海港繁荣的史证是安海的“双桥跨海”、“二塔凌霄”等古建筑。安海的东、西桥都建于绍兴年间,其中安平桥(即西桥)扼泉、漳、南、同交通之要冲,远近南北官道所从出,方便了商旅货运,促进了安海港的繁荣。位于东、西二桥头的龙兴塔和瑞光塔(又名文明塔),各高八丈,都建于绍兴年间。此外,还建有昭惠庙和天妃庙,前者建于政和四年(1114),祀航海之神崇应善利广福显济真君;后者建于绍兴年间,祀航海女神天妃(5)。这些遗迹都标志着宋代安海港的繁盛和文明。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4-10-30 1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