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0576|回复: 2

[咱厝历史文化] 漫谈高甲戏特技“栽人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0 13: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栽人头”系高甲戏特殊剧目,演技独特,演员躯体倒立,以脚代手模仿细致动作,风格别具,其他剧种难能企及。“栽人头”以奇巧风趣的表演取悦观众,备受赞赏,因其演技难度极高,擅此技艺演员屈指可数,平时少演出,只有遇特大场合或唱对台时方特聘演员献艺,而每每取得良好效果,故成为藏箧绝招,被视为高甲线王牌剧目。
“栽人头”为独角戏,舞台陈设仅一桌一交椅,全场清一色做哑巴功夫,无唱白。演员服饰简单,上身白色,下身红色,倒立后臀部安上一个带有一条长辫的纸质人头,变成身穿大红袄着白裤的傀儡,宛如一名不修边幅的家婆丑。演出过程中,演员自始至终或能手代脚行走,或以头、肩和肘关节等部位为支撑点,双手插紧腰间维持脊柱倒挺立,贯注全神,屏止呼吸,腿、脚、脚趾等肢体分别顶替手臂、手、手指功能,模仿一系列细致动作。
“栽人头”用表演语言描绘清末明初低层妇女的日常生活,介绍闽南地区民俗风情,过程大体如次:
1、        出场亮相:演员化装如上述傀儡,阉鸡行(以手
代脚行走)出场,傀儡向台下观众敛衽致意。圆场后,入内搬出一块高足凳子放在舞台前。
2、        漱洗整容:傀儡复入内捧出一面盆水及毛巾、牙
刷等用品放置凳子上,弄湿毛巾拧干,擦背及胸,再洗手、洗脸,继后用盆水漱口刷牙(漱洗顺序与正常人倒置)漱洗毕,将盆水泼落台下,转身带面盆等入场。又捧镜箱盒出,置于凳上,掀开镜盒,连同凳子一起带入内。
3、        虔诚拜天:傀儡带火柴、贡香出场,擦火柴,点
燃一炷贡香,拈香拜天,行三跪九叩头,敬香礼成,入内。
4、        女红劳作:傀儡捧针线盘出场、穿针引线,补缝
衣裳。劳作少许,携针线盘入内。
5、        开怀畅饮:傀儡右手提酒壶,左手捧酒杯出场,
自斟自饮,一杯、二杯、三杯,乘酒兴将整壶酒往口中直灌,致酣然大醉,行走趑趄不前,东颠西歪,迷迷糊糊地倚椅而坐,伏桌而眠。未己,酗酒呕吐。吐方止,爬至桌面上打醉拳,拳风逐渐凌厉,收拳时急打旋,速度快如飞轮。观众眼花缭乱之际,露出真面目,真头假头,真手假手同时出现。剧终。
“栽人头”情节虽然简单,但倒置人类肢体功能,用
腿、脚和脚指表演手臂、手和手指的灵活动作,使之惟妙惟肖,就不可等闲视之。民国后期,高甲盛行,成名演不少,但能出场演此剧目者寥寥无几,而其中最为出色者,当推郑君臣一人。
郑君臣(1916-1994),俗名龟神,南安石井镇郭前村
人。十岁入邻村古山“福和兴”班学戏,师承李承鹅。初学武生,后得该班老艺人洪大串传授演“栽人头”技艺,受过严格训练。他资质颇佳,兼之学艺专注,日夜苦练,持之以恒,终于达到透、稳、准之娴熟程度。他认真体察妇人、醉汉行动举止,仔细研究其动作、潜心设计用脚、脚趾逼真地表演其形象,终于技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外,他还兼工“通鹤”(亦称“倒吊铜”,即从高处连续翻筋斗而下)、“地锦”(亦称“空锦”,即在原地连续翻筋斗),“小宝”(亦称“小翻”,即连续翻筋斗向前滚动)等武技及吞火、吐火、拉小肠等杂耍,因各项技艺相辅相成,使之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栽人头”表演艺术水平,把傀儡演得妙趣横生,富有人情味,令人叫绝,郑因此跻身高甲戏名伶之列。
根据郑君臣本人生前口述及同行回忆,兹简介其几场
演出效果:
民国24年(1935年),南安石井后井“永福兴”高甲
戏班与闽剧“戏凤”班在同安洪塘村对台,“永福兴”班因聘郑加演“栽人头”而告捷(唱对台戏者,以台前观众多寡分胜负),郑由是头角初露。
民国35年(1946年),南安田边“福连成”班高甲戏
与南安芩兜“新福胜”班高甲戏在同安龙骨西村对台,两班皆阵容整齐,实力雄厚,正所谓将遇良才,戏逢对手。为压对手,双方均聘艺员表演“栽人头”,“福连城”聘郑君臣一人,而“新福胜”特聘肥吉(同安内塘人),乌搜(同安竹仔林人)、钦逢(同安吕厝人)等三人,使之互为轮替。两班对台演“栽人头”长达三小时有余之久,郑以一战三,愈演愈稳,终以细致的表演艺术夺冠。肥吉自叹不如,说:“三个大肥吉也不及一个小粒臣。”自此,郑名喧戏坛。
翌年,漳州石码芗剧“盐春”班与漳州“抗建”剧团
在角尾四大公宫对台,“盐春”因请郑演“栽人头”而比“抗建”更胜一筹。
民国37年(1948年),“福莲”与“天升”在石狮湖
边侨乡对台,两班均列福州知名京班,“天升”班武戏拿手,演出《萧何月下追韩信》、《铁公鸡》等剧目,得到观众好评。“福莲”武打功夫不及,聘“福莲”班之主事人晋江吴清标唯恐无颜,特邀郑登台演出“栽人头”救场,将“天升”班台前观众吸引过来,“福莲”班得以扬眉。
晋{3}闽南著名侨乡,时二战已结束,海路交通恢复,
音讯断绝八年之久的华侨纷纷返故里探亲,演戏敬神谢天之举频繁,因酬金不菲,剧团争赴开拓市场。不久,“福莲”、“天升”两班又在晋江双沟对台,“福莲”再聘郑献艺,远近村民闻讯赶场,观众上万,因人头相遮无法观看,台下看客纷纷攀上戏台附在边缘以饱眼福,致使戏台超载,横梁折断,演员观众一起跌落台下。
1952年10月,郑参加同安群众高甲戏剧团,2年后
返乡参加南安高甲戏团。这两个剧团属集体性质民主班制,经济自负盈亏,时剧团初组建,设备简陋,虽是定期在戏院演出,但上座率低,票房收入少,艺员生活没有保障。为广招徕,剧团推出重头戏,由郑演出“栽人头”,群众慕名而至,戏院常爆满,为满足观众要求,剧团只得加演或延长演出日期。这段时间,郑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演技成熟,随剧团在闽南一带演出,足迹遍及晋江、龙溪、三明三个地区及厦门、漳州二市,特别的节目、精湛的演技赢得可观经济收入,为剧团的壮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958年炮战期间,郑参加南安县慰问团赴前线慰问三
岛(大嶝、小嶝、角屿)军民,在特别节目“栽人头”表演过程中,台下鼓掌声浪一潮又一潮,剧虽告终,掌声复起,久久不息,只得再来第二遍。之后,他随团同安机场慰问演出,一时万人空巷,周边群众争睹奇特技艺。
改革开放后,农村职业剧团兴起,时郑年事已高,但
宝刀未老,骏骨犹存。1982年同安霞浯“金隆兴”高甲剧团与同安吕厝小梨园剧团对台,“金隆兴”得到年近古稀的郑君臣加盟献艺而庆凯旋。同安莲河高甲剧团与南安菊江高甲剧团在英都对台,菊江剧团演出《华容道》,效果甚佳,但莲河剧团仗郑的“栽人头”取胜。是夜,台下观众纷纷向台上老艺人郑君臣掷红包,以示赞赏。
“栽人头”特技,通过技艺高超郑君臣的表演,进入
精巧奇特阶段,让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欢迎和赞许,达到良好的娱乐效果。就其个人单项表演技艺而言,远远超过京剧、闽剧、梨园剧、芗剧等诸多剧种,成为高甲戏一朵奇葩。因演员熟练掌握此技艺非朝夕之功,故郑君臣等一批艺人相继病逝后,“栽人头”便销声匿迹,其演技尚待传承。
以丑角见长的高甲戏,丑角行当因吸收不少傀儡的表
演语言而自成一格,我们在欣赏高甲戏傀儡丑表演艺术成就的同时,似乎不可忽略“栽人头”的表演风格。如果说用托偶人的表演称掌中木偶戏,那么,用整身倒立的躯体戴头具的表演,则应属傀儡戏的一种,“栽人头”系高甲戏移植傀儡戏的剧目,妥否,恳请方家赐教。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3-1-10 21: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木人?顶?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1 07: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来得急看,应该不错,先帮你顶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