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6748|回复: 1

[咱厝历史文化] 安平桥巨石采自大佰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7 14: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千百年的海浪冲刷,花岗岩上的凿痕虽被腐蚀但仍可辨认。
  长达两千多米的安平桥,其桥墩、桥面、护栏均由石头筑成,每块桥板从4.5吨到25吨不等,整座古桥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建造桥梁的大量石头采自哪里,如何运送、安装等问题,史料缺乏记载,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而在离安平桥最近的一处海岛——大佰屿上,沿岸分布着不少巨型石窟,里面留有大量古代采石活动的痕迹,其石眼、规格,甚至石头的颜色,与安平桥上的巨型条石惊人吻合。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安平桥石材来自围头湾内大佰屿或金门岛的说法。
  日前,安海水头等地的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经过几个月的前期考证,认为修造安平桥的这些石头并不是采自金门,而是来自晋江围头湾内的大佰屿。
  近日,记者随文史工作者上岛踏勘,了解虚实。
  大佰屿曾是超级采石场
  登上大佰屿,从码头处开始,只见一大片巨型石窟绵绵不绝,人工开采痕迹明显,整个大佰屿简直成了一座超级采石场。
  南宋初修建的安平桥,长达五里,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据初步测算,整座安平桥包括桥栏、桥台、桥头堡等建筑物,约需石材45000立方米。
  “从大佰屿的石窟规模,可以想象当时采石场面之大和产量之多,完全可以满足安平桥的石料需求。”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陈飞虎说,古代陆地交通不发达,建设大工程时,采用水上运输居多。
  石材规格与安平桥吻合
  在大佰屿峭壁和海滩间的巨石上,分布着不少整排矩形的小石孔。每排石孔少的有5洞,多则逾10洞,罗列整齐,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这是古人采石留下的“凿眼”。
  仔细观察这些“凿眼”,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颜呈礼说,同一石体相邻上下两排“凿眼”间隔,多数在七八十厘米,这与安平桥现存的一部分桥板厚度吻合。
  而一些排列“凿眼”的长度不一,都是顺着岩石天然纹理开凿的,“这也是古代采石效率高的体现,这样的石料开采出来后,运到工地,基本不用再经雕琢,就可以直接安装了”。
  石材颜色纹理同于安平桥
  “经初步比对,安平桥石头的颜色和纹理基本都可以在岛上找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去年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上岛考察,特地从岛上不同位置的石窟窿中取出六种石样,带回去与安平桥石头进行了比对。
  “岛上岩石色泽多样,而且石头硬度很高,质地良好,十分适合建桥修路。”石头行家李琼水介绍,泉州地区的石头硬度“百石”(大佰屿)数第一。
  利用潮汐送石入湾
  “每条石料重达数吨,最大的有25吨之巨,在古代陆路运输不发达的条件下,利用海潮涨落的浮力来运送这些‘大家伙’,是最好的办法。”对于海上运送巨石的办法,颜呈礼提出这样的设想。
  石窟外就是海,出石时,修建一处船坞,利用涨潮海水浮力,把巨石架上运输大船,运往安海湾。“这样既省力又方便,确是古代人巧妙利用自然力与科学原理的明证,这也是能证明修建安平桥取材于此的最有力证据”。
  “这只是我们初步调查的结论,可能不大准确,但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颜呈礼说。
  就此,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人黄真真表示,考虑把“安平桥巨石来源”作为课题来研究,近期打算组织文物保护、地质勘探、历史档案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上岛现场调查研究。
  □林福龙 潘登 文/图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2-10-17 1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置顶~~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