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788|回复: 5

[漳厦泉新闻] 内坑地名变迁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 0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坑地名考
曾 琴


    内坑,位于晋江县西部低山丘陵地带,是由雷厝、东宅、姚厝、宅内、后山五个自然村组成、有小街道一条,总人口六千多。内坑历史悠久而又光荣,唐宋时,是晋江有名的果园区,农村外贸集市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是泉州地区主要革命根据地,游击队指挥部驻地。现在是内坑乡政府所在地。

(内坑镇卫星地图2003版)

(改造后的内坑镇区)

    内坑这地方的历史、地名的来历,府县志没有记载,民间口头传说也很早就失传,所以很少人知道它的历史。对内坑这两个字,就容易使人产生“顾名思义”,造成误解。在进行“盛世修史”的今天,有必要来一番探讨。
    为了探索内坑的历史和地名的来历,这几年,曾拜访一些乡亲父老,得了二条资料:
    一是:乡亲反映,六、七十年前,亭顶村(内坑附近的一个村庄)塾师曾昭盛经常说:“内坑古时有很多梨树”。
    二是:四、五年前群众修水利时,曾开发出一座白浦村(明末已废,原址在亭顶村东南面耕地上)曾姓墓,墓中骨缸盖上书写墓主曾姓及生卒于明宣德至正德年间,妣梨坑金氏等字。(字大都模糊,但还可辨认)
    上述二条资料,第一条内容清楚,不会产生疑议。第二条“梨坑金氏”的“梨坑”,所指何地?则需加以澄清。从历史情况看,当时白浦村周围,只有现在的内坑,才有金姓。这说明,“梨坑金氏”的“梨坑”就是今之内坑。现再把“古时有很多梨树”和“梨坑”两者联系起来分析,就可清楚的看到,这二条资料,虽只有几个字,看似简单平常,但很宝贵,它既反映内坑的发展历史,又提供了地名形成的依据。因之可以说,内坑这地方,在古代(唐宋时)是种植很多梨树的;“梨坑”这两个字,就是由于古代种植大量梨果而得名的;内坑原来的名字是“梨坑”,而现在的内坑,则是由“梨坑”演变转化而成的。


(改造前的内坑街,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古建风格)

(民国时期华侨姚嘉荐屹立于内坑旧街旁的故居 拆迁中废)

  “梨坑”是内坑的原名,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现在再从晋江县的开发史等方面来考察,就可得到证明。
    首先从晋江县土地开发史来看:晋江县在晋以前,土地还未大量开发,先民大都住在“溪河两岸或沿海附近的小丘上面”,到“晋衣冠南渡”,也仍然是“沿江而居”。晋而后经隋至唐建县,生产力逐步提高,于是就逐步开发丘陵地带,发展农业和种植果树。至唐中后期,又出现了“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的新情况,于是又向海进军,围海筑埭造田了。这说明内坑这个丘陵地,在唐时就已被开发,而且有人定居了。据传:从唐宋至清前期,先后入居内坑的姓氏有 林、雷、曾、姚、金、李、朱、晋、吴、伍、洪、江、高、箫、叶、张、蔡、陈等近二十个姓氏。现在定居内坑者有林、雷、曾、姚、李、朱六姓五个村。从族谱看,最早者是宋前中期先后入居的林、雷、曾三姓。从现今一些地名看,古代的内坑,不但建立村庄,而且为了适应买卖交易的需要,还建有一条颇具规模的街道。因之,至今仍有以姓氏居住区为名的晋公巷、晋吴巷、伍厝巷金厝街等街巷名,以及当时作为土特产交易场所的“墟埔”地名的留存。
    土地的开发,人们的建村定居,为大面积种植梨树,为“处处山坳多种之”,创造了先决条件,这是“梨坑”原名的首要历史依据。
(改造后,被拦腰截断的横街,即金厝街,当年是内坑镇最繁华的地段,店铺林立,人来人往)

(改造后的金厝街,这一段叫金厝头,附近有原金氏宗祠,后因姚金联姻,金氏改姚氏)

    其次从晋江县梨的种植历史来看:梨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很久,《尔雅》、《史记》早有记载。分布也很广,在二千年前就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晋江县种植梨树的历史也很早,朱维乾《福建史稿》载:“闽中在南朝就有了果树,到了宋代就发展为全国有名的果园区”。明手抄本《安海志》云:“梨……今南安、晋江处处山坳多种之”。而且多得可供外贩,“舟载出晋江浦内,散诸贩”。上述有关记载和“内坑古时有很多梨果树”的传说相符,这就说明,在唐时已开发的丘陵山坳地的内坑,就已经大面积种植梨果,因之被称为“梨坑”。
    “梨坑”这地名就是因山坳地种植梨树形成的。这是历史环境在地名中的反映,也是当时生产情况在地名上留下的痕迹。
    总之,传说与记载相符,又有墓中发现的“梨坑金氏”的“梨坑”这一地名相印证,这就是“梨坑”是内坑的原名的历史事实的说明。
    《安海志》又载:“柑、品最多,‘先柑’、‘同柑’尤胜者,……二柑俱出晋江六都内坑诸乡”。这又说明,“梨坑”这地方,除了大量种梨外,后又逐步增植柑桔,所以又添了一个付地名(或者称雅号)日桔里。它与附近的柑市、柑塘二村又正好鼎足而立,构成唐宋时晋江县有名的梨、柑果园区。也成为农村外贸集市之一。《晋江县地名录》载:“据传:唐代的内坑,柑市曾是阿拉伯商人以香料交换本地红柑之场所”。看来这条“据传”的记载,应该说是事实了。

    内坑的原名是“梨坑”,那么!“梨坑”又是怎样演变为内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历史环境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交通的变化,生产情况也随着变迁,原来是晋江著名果园区的“梨坑”,也逐步衰落。过去漫山遍野的梨果树就逐步给农作物代替了,成为没有梨果树的“梨坑”。这变化就促使“梨坑”的“梨”字在人们头脑中逐渐淡薄、遗忘。


(今内坑宅内、东宅、后山一带)


(今雷厝、宫仔口、姚厝、金厝、内坑街一带)

    生产情况的变化,也引起人事的变迁。原来自唐宋以来先后入居“梨坑”的姓氏,也因种种原因,有的衰亡,有的他迁,有的则繁衍为“聚族而居”的村庄。自宋前中期起至明末,先后建立村庄的有雷姓的雷厝,曾姓的东宅,姚姓的下田,金姓的金厝,李姓的宅内,朱姓的后山。金姓后并入姚姓,金姚遂总称为姚厝,林姓因人少,没有单独建村,另一户陈姓在清末也他迁了,这就是内坑现在的六姓五个村。各姓先后建村并有各自的村名,对“梨坑”这公共地名,就较少应用,“梨”字在人们的思想上就进一步的被遗忘了。
(位于古山村的金厝头)

    二是地理位置上的关系:“梨坑”在当时是安海通往思母山(俗称猪母山)大路的中间站。当时人们对方向位置的习惯说法是:近海称前或外,靠山日内。“梨坑”虽在这条大路中间,但从安海港来说,就被当作内地了。况且他的南面附近有一马坑村(明末清初废),因之,南来北往的人们,就流传“前有马坑,内(后)有内坑”的说法。在梨树消失后,“梨”字逐渐被遗忘的基础上,地理位置上的内字就逐步取代“梨”字了,“梨坑”也就逐步被“内坑”取代了。
    再加清初迁界,晋江以沿海十里为界,分称界内界外。内外界限严格区分,“梨坑”属界内。清道光举人柯琮璜在《安海源流考》云:“十八年辛丑(1661)以民通海寇,议迁都。沿海十里俱属界外,安海迁至六都内坑乡”。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迁界,内外之分,在人们思想上影响极深。本来在地理位置上已有“前”与“内”的区分习惯,再加“迁界”内外的深刻影响,“梨坑”就更进一步地被“内坑”所取代了。
    三是方言语音相似,文字书写“避繁就简”的结果:方言的“梨”和“内”是谐音,加上“内”字又比“梨”字的字形简单,且笔划较少,书写比较容易。在当时文化水平不高,识字的人不多的情况下,人们在文学书写上选择“避繁就简”,捨“梨”写“内”,这是很合乎心理规律的事。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内坑”这二字,就完全取代了“梨坑”,成为人们世代沿袭的名字了。现在又被载入《县地名录》,列为规范的地名。因之,人们不但不知道内坑原来的名字是“梨坑”,也不知道内坑原来是晋江县有名的梨园区的历史了。

村名的演变,反映了村史的变化。村史发展变化,又促成村名的转化演变。“梨坑”演变转化为“内坑”,正是地名形成规律的说明。
    在晋江县农果史上曾写下光荣的一页的内坑,如今虽时过景迁,已没有“遍地梨树”的景色,但它代之而起的却是满山甘蔗。旧的“梨坑”没有了,新的“蔗坑”却出现了。过去著名的梨果区消失了,却成为现在全县有名的蔗区,并建立全县第一家糖厂,在我县农村经济史上又写上新的光荣的一页。今天,人们在探索内坑地名的来历,回忆内坑过去的光荣,也喜看内坑现在的繁荣,更展望内坑未来的辉煌。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6-5-1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__^*) 指点系词……激扬文字……回帖长分数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了~~~还是回一个~~~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9 23: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看看不说话,,,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4 16: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4 1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