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江新闻网11月15日讯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耳熟能详的《题临安邸》是著名诗人林外的代表作之一,可很少有人知道林外是晋江人,也很少有人知道林外的陵墓竟然在灵源山上的灵源寺外,倒是作为林外陵墓的墓树,那棵“樟树王”更让晋江人熟知。
日前,有读者致电新闻热线82003110,提醒记者“要说晋江的古树,一定不能少了灵源寺门口的樟树王。”昨日,记者现场看到,灵源寺入口处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庙,庙前有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除了粗壮的主干外,根系还延伸到旁边,长出了三株小树,其中一株最小的呈拱门状,几棵树一起拱卫着小庙,相当有气势。由于是周末,树下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在拍照留念,有的甚至双手抱着树干,试图将古树合围。
这座小庙正是宋代吞山葬墓式前的石室,而这棵“樟树王”正是墓树。由于樟树王多个主要树干看起来形似“牛头”,故这棵樟树有“牛头樟”的称呼。且因樟树处于灵源寺入口处,过去的香客游人,为表尊敬,无论是骑马或是坐轿而来,到了这里都要下马,然后步行进入寺庙,因此这棵樟树也被称为“下马樟”。
“这棵樟树高达13米,地围有700厘米,冠幅达22米。根据记载,灵源寺始建于隋开皇589年,而在寺庙建起来之前,这棵香樟就已经长在这里了,因此这棵樟树已有上千岁。”晋江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晋江市组织对全市的名木古树进行普查。目前,这棵樟树可算是晋江当之无愧的‘樟树王’。晋江市农业局已将这棵古树进行GPS定位,将树龄、树的胸围、生长状况、周边环境及古树名木的趣闻故事、历史沿革、名人典故等进行整理建档,同时制定保护方案和规划。
一棵古树或是一段历史,或有一则故事,或一段文化旅程,读者朋友们,如果您发现身边有80年以上的古树,具有历史、文化、景观、科研价值,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欢迎大家拨打新闻热线82003110告诉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