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8704|回复: 3

新版眼保健操 翻白眼孩子秒变“容嬷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做眼保健操不再是传统的按压穴位,而是盯着手指来回转动眼珠。

原标题:新版眼保健操 翻白眼孩子秒变“容嬷嬷”




传统的眼保健操是穴位保健。







杭州下沙某小学的新版眼保健操网络蹿红

做眼保健操不再是传统的按压穴位,而是盯着手指来回转动眼珠。昨天,杭州下沙某小学的新版眼保健操网络蹿红。照片上的孩子们一个个眼神犀利地做着“眼保健操”,遭遇网友调侃“翻白眼从娃娃抓起”。但这款囧萌的新版眼保健操只是杭州的试点,记者昨天了解到,在南京,普及率最广的依然是传统的按压穴位版“眼保健操”。

“囧萌”的眼保健操 让孩子们秒变“容嬷嬷”

在不少人的学生时代里,眼保健操“第一节,揉天应穴”的节奏无疑是最为挥之不去的记忆。但杭州的这款新版眼保健操,将传统的按压穴位版颠覆得有些彻底。据报道,这是一种名为“多维视觉训练”的眼部体操运动,做操人通过转动眼珠,提高眼肌的兴奋度,增强大脑神经的传导功能,可达到改善近视的效果。这套眼保健操时长4分钟左右,一共有4节,分别为“远近点视觉运动”、“左右圆线视觉运动”、“多方向视觉运动”和“明暗交替视觉运动”,每节8个8拍。

报道的文字不长,但引发的效果却出乎意料。配上了孩子们盯着手指认真“做操”的照片后,不少网友被戳中笑点,“孩子们这是秒变容嬷嬷的节奏啊!”“这套眼保健操适合萧才人!”“是在从小练习‘翻白眼技术哪家强’么?”也有人表示质疑,“眼保健操变成这样了?纯粹是开玩笑吧?”

讨论着调侃着新款眼保健操的同时,部分网友也回忆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传统版眼保健操。“那时候做完眼保健操感觉非常舒服,现在上班了,没有人强制我做眼保健操了,非常的怀念。现在感觉眼睛压力很大。”一位网友表示。“present-future”说,“我有亲身经历,我的眼睛通过做眼保健操,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目前还是5.0以上。不过,我自创的,眼保健操更有效。”

眼科专家: 新老各有优势,新方法更易掌握

尽管被网友调侃的没了边,但新版眼保健操的优点还是被网友找了出来,“这下孩子不需要用小脏手揉眼睛了,新版其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呀。”对此,南京市中医院眼科何慧琴主任告诉记者,传统的眼保健操是穴位保健。通过按摩天应穴、睛明穴、四白穴、揉刮眼眶保护视力。四节操的穴位对改善视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都比较有效。但是从掌握程度来看,很多孩子无法准确掌握按摩的位置、力道,所以在效果上也会有所差别。

“从保护眼睛的做法来讲,按摩,转眼球,远眺都是有效的。”何慧琴主任说,这个新推广的转眼法,其实是通过眼球的转动来缓解视疲劳。通过看手指让眼球随之转动,如此往复,三五分钟后,不仅能充分舒展眼部晶状体、缓解眼睛疲劳、增加眼部灵活性。这种转眼球操更容易学习,坚持做一做对视力保护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这个眼保健操可以随时随地,每天多做几次。当然也可以配合课间操,如转脖子、甩甩肩膀或半蹲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在2012年,曾经有网友发布的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令诞生49年的眼保健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微博称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且学生用脏手按摩容易致病。

专家表示,单独转眼与单独按摩相比,可以避免手上的细菌接触到眼部。

动作要领

“新版”眼保健操

按压穴位

不再是传统的转动眼珠,通过提高眼肌的兴奋度增强大脑神经的传导功能

一共有4节,分别为:

可达到改善近视的效果

远近点视觉 左右圆线视觉 多方向视觉 明暗交替视觉

南京目前使用的 依然是“传统版”

杭州的这款“囧萌”版眼保健操有无“扩散”到南京的可能性?记者昨天了解到,南京各小学目前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版眼保健操。这是在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自创的。当时有8节。1972年,为了让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简化并做了部分改动。在北京,1976年,专家们又开始为眼保健操拍挂图、灌唱片。最后选中了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的一名女生录口令。

由此,“第一节,揉天应穴”的旋律,便成为一代代人学生时代的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段回忆。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孩子们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是必须要保证的,并且这两个时间段必须编排进课表。

“孩子学做眼保健操一般都是我们来教,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会在班里看着,后来便是由当天的值日班干来轮流监督。”昨天,南京某小学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在做眼保健操时,依然会出现孩子们将穴位按的乱七八糟的“乱子”,或是偷偷睁着眼睛做操,不听从节拍和旋律指挥的情况,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我觉得,眼保健操对于孩子的真正作用便在于闭眼的五分多钟的休息。一直做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形成了习惯,真要去探究‘为什么’,我们也说不上来。”(记者 杨甜子 于丹丹)

(扬子晚报 杨甜子 于丹丹)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5-1-12 1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调查:时间去哪儿了,答曰:我在安海论坛回帖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支持下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7 0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顶上~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