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2月22日电 题:河北最小器官捐献者父亲:愿天堂没有伤病
中新社记者 申玲敏
22日上午10时20分,小琪琪(化名)即将被推进手术室进行器官摘除手术,小何(化名)夫妇泪眼朦胧,凝视着两岁女儿的面容,最后抚摸着她的额头。
小琪琪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体质较弱,两年间,小何夫妇俩跑过大大小小的医院。今年春节,小何夫妇带着女儿回湖南老家过年,由于旅途奔波劳顿,女儿患上感冒,后肺部感染,近日被医院告知生命即将结束。
小何说,“得知此事,妻子天天以泪洗面,我相对来说比她更坚强一点。此前,自己亲戚家的小孩患有尿毒症,经器官移植手术成功换肾,生命得到延续。由此,我们想既然把女儿生下来了,又长到了两岁多,这中间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希望能够让她留点东西给人间,并帮助别人。”
18日,小何夫妇主动与河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联系,表示愿意在女儿身故后将其器官无偿捐献。19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王燕京前往协调。21日,经河北省人体器官捐献评估专家评估确认,小琪琪生命不可逆,各项器官功能良好,达到捐献状态,适合捐献。
王燕京说,2013年6月1日,经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批准,河北开展器官捐献工作,小琪琪是河北第3例、也是该省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
22日11时50分,历时一个半小时的器官摘除手术结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河北省器官获取组织总负责人窦剑说,小琪琪器官质量良好,共摘取1个肝脏、2个肾脏和2个眼角膜,共可救治4位患者。其中,肝脏和肾脏即将被移植到被捐献者身上。
小何说,“对于被捐助者,希望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活在世上,也是对我孩子生命的延续。对我小孩来说,希望她在天堂里没有伤病,能够快乐。”此时,小何的微信头像仍为女儿在游乐园快乐玩耍时向他微笑的照片。
据王燕京介绍,中国每年大约有30万人因器官衰竭而面临死亡,而每年仅有1万余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从而致使绝大多数患者因无法接受手术而面临死亡威胁。(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