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12296|回复: 8

[咱厝乱拍] 东石镇光渺村石菌街:繁华褪尽 寂寞流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3 1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菌街,曾经是东石镇光渺村石菌码头边上盛极一时的商业街。清末至民国时期,店铺林立,人马喧嚣,热闹繁华,是东石远近有名的商贸集散地。作为一条承载商贸往来的老街,它已走过了上百年的悠悠岁月。那么,它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缘何没落下去的?本期“晋江老街”带您一同走进这条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海边旧街———
     □老街档案

  石菌街,位于晋江东石光渺村东面的石菌码头。光渺村,古称石菌村,解放后,为纪念村中烈士王光渺,才有现在的村名。不过,远近村民还照样称它为“石菌村”。石菌街至今仍保留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店铺,约有70余家。三条东西纵贯、宽窄不上两米的旧街巷,还有一条直街相通。店铺两排相向,都是单层,屋顶低矮,店门狭小。

    【印象】

    一条寂寞了很久的老街

  “你知道石菌旧街吗?”走在熙熙攘攘的光渺村新街,问了几个路人,十有八九答不上来。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听,会上下打量你一番,反问道:“那里没什么人,你要去那做啥?”老人满腹狐疑的回话,让我们对这条清末老街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沿着光渺村新街口向南,再往东直走,拐了几条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尽头就是石菌码头。与码头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是石菌街。

  冬日清晨,薄雾笼罩着缓缓流过石菌旧街边的大海,而街上的红砖红瓦屋面,显出特有的韵致———古朴而清幽。几个老人坐在街边的石条椅上,悠闲地抽烟,拉家常。突然撞见我们意外的造访,老人们起身,主动领着我们上老街转转。

  这是一条寂寞了很久的老街,狭长的街道空荡荡,破旧的店铺门锁紧闭,少有行人路过。几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笔直地连着老街,街上店铺一间挨着一间,屋顶低矮,店门狭小,但门面上开着大大的“窗户柜”。

  “老街已经荒废了二十几年,但仍保留着完整的十字古街,共有七十来家店铺,大多数门店还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在光渺村当了27年村主任的洪祖显,现已退休在家,当天还特意赶来当我们的向导。

  街上店铺林立,但已经饱经沧桑,日趋破败,几乎是人去楼空。在老街的中段,有几个妇女正倚在一家店铺门前闲谈。房门敞开着,屋内摆放蔬菜、烟酒等货物。这是老街上唯一还在经营的店铺。74岁的周雪花,年事已高,但耳聪目明,手脚麻利,是这家杂货铺的店主。说起老街的故事,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她说,以前她是个肩挑小贩,沿街叫卖油煎饼,做了三十几年。现在的店面则向别人租的,一年才500元。店租便宜,因为街上已没人做买卖。店里面卖的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由于老街通向村口的道路是条七拐八弯的乡村小道,现代化的汽车进不了老街,她就用手推独轮车,一点点地运载货物。“老街是没住什么人,但周边还有人家,生意好坏不要紧,能赚一点补贴家用就行。”周老太太说。

  守在老街,大多是老人。作为一个老街人,79岁的黄进春,对于脚下这片土地是颇感骄傲的。他蹲在一家老旧的店铺前,给记者讲老街过去的点点滴滴。他说,他父亲从前在老街摆摊做润饼,印象中老街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的八月初一,每当这时,在街上做生意的人家,个个出钱,请晋江最出名的戏班子来这里演戏。“那时街上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本来就不宽敞的街巷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黄进春说,他从小就在老街上长大,对它特别有感情,这也是他守在老家,悠然地过日子的缘故。



【历史】

 一幢豪华气派的小洋楼

  在石菌街东侧,有一幢旧式的南洋风格小洋楼,隐藏在红砖赤瓦的闽南古屋之中。青灰圆顶,灰红相间的外墙,使得这座小洋楼看上去很特别。小洋楼看起来典雅大方,正门两侧各有一间店铺,细密的水泥墙面间,两道红砖墙面至今仍是紧密且完整。它是这条老街上最豪华、最气派的建筑,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布行,见证了当年的商业繁荣。

  正当我们惊讶于这座小洋楼的别致与精巧之时,对面的房门“吱”的一声开了,走出一个老太太。听到我们的谈论声,老太太禁不住插话:“这房子是我大伯家的,以前是一家布行,卖的是五色布,很时髦很洋气的那种。”

  老太太叫张珠,今年86岁高龄。21岁打从东石洪塘村嫁到光渺村,张珠就在老街住了65个年头。说起老街的历史,张老太太如数家珍:“清末到民国时期,石菌街一带就十分兴盛。”她说,她的大伯黄渊河在民国时期可谓富甲一方,手下有十来家店铺,经营大米、布匹、木材、木炭等生意。当时没有大路通车,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乡村小路,有钱人乘马坐轿,货运则靠骡驮,从石菌街运到几公里外的石狮、英林、东石等地。街上人马喧嚣、热闹繁华,整日做买卖的,接“番客”的。一些外乡人看到商机,也到石菌街谋生,开了果饮店、饮食店等。

  走在古旧的老街上,早时的人马喧嚣渐渐远去,但从张老太太的话中,我们似乎能想象得出,当年的老街店铺林立,石菌码头海路四通、商船云集、帆樯林立。

  “听老一辈子的人说,从前的老街比东石旧街还要热闹,我爷爷当时也在街上开了好几个店,有照相馆、米铺、布店等。”家住老街的柯淑莲老人也给记者讲起老街的故事。她说,她爷爷黄源情,在老街开的“振益布店”也很有名气,四面八方的乡村小贩,乃至石狮、英林等地的商人,都纷纷前来交易。

  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石菌街,就在僻远的海边,与东石镇区也有五六公里之遥。老街与外界相通的,只有一条羊肠小路,陆上交通如此不便,它到底是怎样兴起的?

  对于我们的疑问,洪祖显胸有成竹:“想要知道这个答案,很简单,走,上街边的码头瞧瞧就可以。”

  在洪祖显的指引下,我们来到石菌码头。码头上人头攒动,一艘渔船刚靠岸,就吸引了不少鱼贩抢购鲜鱼。渔船上的船员把出海捕捞来的白带鱼、红花鱼等装在箱子里,用传输铁架从船上送上码头。

  “现在,码头出海的渔船也就一二十只;放在民国时期,各地商船都来这里停泊、交易。”洪祖显指着停靠在岸边的一排排船只,感叹道。

  “老街是因早期码头的兴盛而兴盛,所以因海而昌。”对晋江海港历史颇有研究的文史研究者粘良图说,石菌历来以其避风泊船的港湾,吸引各地商船前来交易。据清代东石人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唐代开元八年,安海大商人林銮驾船到台湾,引入大船,担心触礁,便在这里造了一座“龙吟塔”,可见石菌码头在唐代就很兴盛。

  光渺村人自古靠讨海为生,村里早期就有多艘“大艐船”到深海捕鱼,“大北船”则往北方运来油料、布匹、日用百货。粘良图说,当地渔民不仅从台湾运来鱼干、海味,还从漳州龙海运来粮食、竹器、果蔬,前来当地批发。到了民国初年,金井塘东、围头置有小火轮,从厦门接送晋江的归国华侨,也把石菌作为停靠点,在这里上下客人。

  村民对于远古的“龙吟塔”没有丝毫记忆,但他们会津津有味地为你讲述石菌街名的得来。洪祖显说,石菌街,因石菌村而得名,“石菌”这个名字的由来,早年流传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石菌街的海边,对峙着一圆一扁的两块硕大岩石,大的在东面,直径有二十余米,叫“扁菌”;小的在西面,直径不下10米,叫“圆菌”。两石并立,相距约20米,正好挡住海浪对街前海岸的侵蚀。传说,这一圆一扁的两块石头,是吕洞宾丢失的两颗蟠桃。蟠桃本是吕洞宾从王母娘娘的宴席上偷来的,回家路中不慎丢失,后来沿滨海一路走到东石的海边,终于找到那两颗并排对峙的蟠桃。谁知两蟠桃早已落地生根,吕洞宾用力一拔再拔,拔不起,反而瘫坐在其中一桃尖上。不料,那蟠桃便被压扁了。此后,凡间百姓便称此圆石为圆困仙石,简称圆困石;称扁石为扁困仙石,简称扁困石。由于闽南语音“困”与“菌”音近,一传再传,代代相袭便被称为“圆菌”与“扁菌”了。“石菌”也由此得来。

  “抗战时期,商船不能往来,石菌街就落伍。陆地交通发达,海运渐渐衰落,老街也跟着没落了。”粘良图说.

【脸谱】

   一个经历老街盛衰的讨海人

每当站在光渺村的山坡上,往南眺望,洪于鲍就陷入沉思。他的肉眼可以看到海边的石菌老街上一片红砖赤瓦的建筑栉比鳞次、错落有致,还有大海退潮时,街前会露出一大片滩涂地,有三三两两打着赤脚,背着竹篓的村人前去讨小海。

  洪于鲍,是石菌街上最老的讨海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见证了石菌老街由盛转衰的变化。

  洪于鲍出生在光渺村的一个渔民家庭,家里三代都是渔民。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他,二十出头就开始当船员。

  90岁高龄的他,身体依然硬朗。他笑着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当年艰苦的跑船生涯,练就了他一身好体格。他有一身好力气不是盖的,早年还用一方扁担肩挑货物徒步去漳州龙海。以前没有大马路,也没卡车,去哪里除了抬轿、骡驮,就是走路。从石菌到龙海,有上百公里,一天走6个小时,他走小路,也要走上两天。

  当然,他现在跑不动了。这几年,他跟儿子住在光渺村新街。念旧的他,偶尔在儿孙的搀扶下,上石菌老街转转,或者爬上山坡遥望大海。

  “年轻时,我跑过船,到漳州、厦门,下南洋,都去过。装货、卸货,我也干过。”洪老先生说,他还记得当年跑的船,叫“锦兴号”商船,是老式的,可运载100吨货物。石菌海的牡蛎、白带鱼、红花鱼,自古很出名,他也下海捕过鱼。

  “从我懂事起,就有石菌街。当年的石菌街什么都有,是个商贸集散地,石狮、英林、金井都来这里批发。”洪老先生说,随着光渺村新街的兴起,老街渐渐式微,如今几近成了荒城。

  像洪于鲍这样大半辈子都与大海打交道的人,在光渺村实在太多了。有个统计数据显示,在光渺村,有3000多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7,而这还只是渔业生产而已,事实上,从古至今,石菌人的生活都与大海息息相关。





   一湾渴望人们关注的港口

  这是一个还没被开发的港湾,岸边没有一排排“度假村”式的建筑,没有伞花,没有卖纪念品的小摊,有的只是一排排古老的建筑,还有一串串留在幼细沙面上的脚印……宁静的石菌街,渴望人们关注的目光。

  “石菌街靠海,是个天然的好地方,空气好,又安静,进行旧村改造时,可以将它改造成居民区,或者建成别墅区。”在老街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洪祖显老人说出大多数老街人的心声。他说,光渺新街周边,各式厂房遍布,则可以统一规划为工业区,这样可以把居住区与工业区分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石菌洋楼

石菌洋楼

石菌圆菌

石菌圆菌

石菌海运

石菌海运

石菌古老石井

石菌古老石井

石菌古老商业街

石菌古老商业街

石菌古老商业街

石菌古老商业街

石菌古老商业街

石菌古老商业街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3-6-23 16: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仰止,莫测高深。。。。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18: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回贴,因为我是文明人哦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08: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碰???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4: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惠云禅风 发表于 2013-6-24 08:39
?????碰???

不是碰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09: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芋薯香缘冰饮甜 发表于 2013-6-24 14:05
不是碰

那就你转人家的一些图片吧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0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8 15: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9 16: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