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3162|回复: 2

[本地新闻] 400多封百年家书终解密 晋江男人许书琏的19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0 11: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

整整半年,泉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一直在琢磨一个人。

这个人叫许书琏,晋江龙湖人。他年轻时随父亲远涉菲律宾,1912年至1947年间,与晋江家中人通信400多封。

“这些通信涉及人数广,内容特别丰富,都可以出一本小说了。”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林敏红感慨道。

通过半年的破解,一个男人从青涩、浪漫,到慢慢成为家族核心,维持整个大家族生活的成长过程,也渐渐浮出水面。

而在梳理中,泉州市档案馆发现,许书琏还与当时的信局有诸多联系,如他与厦门信局名人许金权也有几封来信。这对研究闽南信局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档案馆计划,明年专门对该家族进行课题研究,完善相关史料。

昨天,在泉州市档案馆的帮助下,我们初步还原了许书琏的家族故事。

【打拼故事】

[1913年] 离开12岁娇妻 成婚当年即赴菲

1912年,父亲许经满照例从菲律宾托人送信回来,几乎每月一封,信里内容无非都是在外谋生不易,家里花钱要省。是年,许书琏在家与妻子成婚,年方12岁的妻子不谙世事。也正是这一年,在父亲和家人的建议下,成婚后,许书琏决定赴菲谋生。因当时在菲律宾的华人挺多,许书琏的岳父也在菲律宾,祖母和继母并不担心。

1913年,许书琏踏上去菲律宾的路程,妻子未跟随。他们从鹭岛登船出发(记者注:当时厦门港与菲律宾马尼拉有固定船只往来,几乎泉州人都从这里前往菲律宾),第一次去鹭岛,许书琏不忘给祖母、继母和妻子各买了一条裙子,托人带回。

抵达菲律宾后,许书琏最初在山顶(记者注:当时菲律宾除马尼拉外的地方,均称“山顶”)的日子并不好过,四处找活干。尽管如此,每月,许书琏不忘写信给祖母,多数寄来银元2元。那会儿,许书琏没有与父亲在一起,姐姐许乌曾和岳母多次来信,让他不要急于求成,跟父亲一起谋生。

[1913~1920年] 生意渐趋稳定 常往家中寄东西

许书琏肯干又老实,随后的几年间,生意逐渐稳定,慢慢成长。这中间,许书琏回来过几次,两个女儿相继出生。父亲也回国,家里一切安好。而因子嗣单薄,家里抱养了一个男孩,后来也随许书琏到菲律宾谋生。

1920年前,许书琏与家中互通的信中,多是家庭琐碎事。因当时国内物资匮乏,家里的回信中,大多是向许书琏“讨要”日用品,如女儿的拖鞋,特地交代要有珠子的;还有雪文(记者注:闽南话,即肥皂)、番仔线、布料等。

这一时期,许书琏的信里也多了作为丈夫和孙儿的责任。因为妻子年纪尚小,大多通信都是写给岳母和祖母的。在给祖母的信中,他多次让祖母要多训示妻子,让妻子多做些家务活;而在给岳母的信里,除了给岳母生活费外,还要留点给妻子,让岳母多照顾妻子,极尽疼爱之心。

[1920~1922年] 生意家事两边乱 忙于写信中间调停

1921年起,许书琏家里开始起了较大变化。1920年,小女儿出生后,见妻子这胎又是女儿,祖母和父亲谋划着给许书琏抱个养子。1921年,养子许温良到家,共花了252元(注:许书琏家里十几口人,每月花费才1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大数目,也是许书琏寄钱最多的一次。只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家人对于子嗣要求强烈,对钱也就没太在意了。

没多久,继母去世。两个月不到,父亲再次续弦。1922年,家庭矛盾由此开始。新继母与祖母不和,多次闹着要分家。许书琏给许多宗亲写信中,都要协调此事,让他们帮忙劝一劝。而就在那一时期,他的生意也不太好,在菲律宾是借东应西维持,所以不能确定回家日期。

[1924~1931年] 娇妻腹痛病故 家事国事两边忧心

1924年,军阀混乱,许书琏陷入内外交困期。不时有各种军阀,来找侨眷征收苛捐杂税,其中有一次苛捐杂税达到2000元。而1925年起,菲律宾当地时局也较乱,唐人街生意难做。而当年,许书琏岳父还无辜被抓,需要一大笔的赎金。

1925年闰四月,许书琏妻子因腹痛7天不治而亡。到1928年时,祖母和父亲也相继去世。当时,弟弟和姐夫都不顾家庭,许书琏还要负责给小舅子、姐姐、岳母、宗叔、堂兄弟等家庭开销,整个压力极大。尽管如此,在多次来信中,许书琏并不抱怨自己的苦楚,依然定期寄来银元。

随后,两个女儿寄养在姐姐和岳母家,养子则被他带到菲律宾。1931年,在家里的多次催促下,许书琏续弦,又生了2个女儿。此后许书琏的重心都放在培养养子上。随着社会发展,之后的信件也越来越白话文,直到上世纪40年代,养子回国相亲后,通信便逐渐减少。

据推断,许书琏随后回国养老,养子留在菲律宾发展,四个女儿已嫁人。

正批内容梗概:菲律宾华侨许书琏寄给晋江龙湖祖母蔡氏的侨批信,信中提及祖母与父亲吵架分家的事情不要生气保重身体为先,自己在菲律宾是借东应西维持,所以不能确定回家日期,请祖母寄一幅玉照到菲律宾,并汇大洋4元。

【延伸阅读】

研究背景 时间跨度大,有时代代表性

泉州市档案馆征购的许书琏家族侨批中,有340多封是回批,80封是正批。泉州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林敏红称,回批是家人写给华侨的信,华人回国时带回的,因而更显珍贵。而因为许书琏家族侨批跨越时间长,自1912年~1947年,记录事件详细,在众多的晋江商人赶赴菲律宾谋生大潮中,极具时代代表性。

文化背景

都是文言文,又没有断句,出现不少时代特色用语

400多封侨批,都是文言文,又没有断句,阅读起来难度大。林敏红说,当时的侨批,很喜欢用闽南语直译,比如,信里提及的“雪文”就是“肥皂”,“金手指”即金戒指。其中还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如说到时间,经常用苏州字码(花码),简化字数,另“阳月”即代表“十月”。还有一些字眼,他们无法解码,如信里提及吃的“卫生丸”,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林敏红说,侨批有着严格的格式,尊卑礼节有序。如家中祖父母健在,来信需写给祖父母,依次为父母、儿子,最后才是妻子。而且,信末,都要写上“福安”、“金安”等祝福语,落款都得是谦词,如“不肖儿×××”。

历史背景

泉州华人在菲律宾最多,晋江人又占了其中七成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介绍,早在宋朝,泉州就有人去吕宋(即菲律宾),明清时期,到菲律宾谋生的泉州人达到高峰期。因当时泉州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造就许多人外出谋生。而之所以这么多泉州人青睐菲律宾,与其背景不无关系。

刘伯孳说,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墨西哥开发了银元,带到菲律宾与中国贸易,菲律宾由此成为中国与国外的贸易中转地。这样的帆船贸易时代,一直维持到了西班牙统治后期(西班牙统治结束是1898年)。

明清过后,到菲律宾的泉州移民,并不是因家庭困难才过去。而是好几辈祖先留下基础,年老时回来,由年轻人过去接管产业。在西班牙统治时代,菲律宾当地的手工业、商业主要靠华人,菲律宾已离不开华人。

刘伯孳说,1912~1947年,许书琏侨批的通信时间,当时东南亚一带的经济状况,比国内好太多,华人好挣钱,这也是大量的日用品从国外寄回的原因。

刘伯孳透露,受渔民喜欢外出观念的影响,如今在菲律宾的泉州华人,最多的就是晋江人,占65%~75%,而整个菲律宾的华人中,又以泉州人最多,占到80%以上。而目前泉州档案馆里收藏的侨批中,最多的来源地也是菲律宾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2-11-20 12: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凑够五个字再说  这样才能回帖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07: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吧,确实是不错的贴子。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