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10月25日讯(见习记者 张凯航 陈晓婷 记者 田米 文/图)很多蛇在11月进入冬眠前,仍有觅食的习惯。昨日下午,永春县桂阳镇、南安县美林镇发生两起毒蛇伤人事件,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家附近,之后被送往泉州市中医院治疗。医生称,两人情况均较严重,需进一步观察。
事件1 田间劳作被眼镜蛇咬伤手
永春49岁的吴先生是下午5时左右被咬伤的,他的左手大拇指左侧,留有两个被咬的小伤口,伤口周围发黑,指甲盖发白,晚上7时,人仍处于晕迷状态。
吴先生的家人介绍,吴先生是在山上做农活时,被眼镜蛇咬伤的。由于之前曾被蛇咬过,他没有第一时间就医,而是用绳子绑住小手臂,回家用祖传的草药敷伤口。自救后,吴先生还是疼痛难耐,便让邻居将其送往泉州市区。
6点20分,吴先生抵达医院。“到的时候,他的脸色特别难看,呼吸出现困难,接近昏迷状态。”吴先生的儿子说,父亲半个小时后才渐渐缓了过来。
泉州市中医院外科主治医师陈医生介绍,一般眼镜蛇的毒会在24小时内发作,有时会拖延三四天。由于眼镜蛇毒素较重,且蛇的毒量不一,尚不能判断吴先生是否脱离生命危险,需要进一步观察。
事件2 喂鸡鸭时稻草堆里蹿出毒蛇
同样在昨日下午5点左右,南安市美林镇梧山村的王女士,也因遭毒蛇咬被送往泉州市中医院。王女士说,她当时要到家旁的破瓦房内喂鸡鸭,不料,从旁边的稻草堆里蹿出一条长约1米的蛇将其咬伤。
王女士赶紧喊儿子给自己拿来铁线,绑住伤口,随后紧急送往医院。“之前就碰到过类似情况,我才知道泉州市内就中医院能治,省去很多时间”,王女士的丈夫邓先生庆幸道。
不过,王女士未看清毒蛇模样,医生只知其是被毒蛇咬伤,无法判断蛇的种类。王女士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分析 11月前仍是毒蛇伤人多发期
记者从泉州市中医院外科住院部了解到,目前,外科住院部住院病人有33人,其中13人因遭毒蛇咬伤所致。据陈医生介绍,被毒蛇咬伤的病人,从晋江、惠安、南安等地送来的居多,安溪、德化、永春三地较少,主要是这三地的不少病人选择接受当地“土医生”、“土药方”治疗。
据介绍,历年来,中医院接受被毒蛇咬伤的病人中,六成左右都是被竹叶青所伤,其次是圆斑蝰、眼镜蛇、银环蛇等。6月至10月,毒蛇伤人的情况较多,而11月之后,蛇开始进入冬眠期。
陈医生同时提醒,被毒蛇咬伤之后,最好能认清毒蛇的模样,或者记住明显的特征,可以省去大量的检验时间。
相关报道>>>
永春农民采茶被眼镜蛇咬伤
本报讯 (记者王金植)昨日,永春桂洋一农民上山采茶时被眼镜蛇咬伤。记者从泉州市中医院了解到,最近被蛇咬伤的人增多,多数为农民。医生说,入冬在即蛇患增多,出门特别是在田间劳作时要谨防被蛇咬伤,被蛇咬伤后应及时就医。
“采茶时左手大拇指被咬了。”吴先生的儿子说,昨日16时50分许被蛇咬后,他爸爸自己回家,对伤口进行简单的处理,起初以为没有什么事,慢慢地人越来越不舒服,才叫人送来医院的,入院时已半昏迷了。
昨日19时许,记者在泉州市中医院看到,吴先生静静躺在病床上,正在滴点滴,左手臂依然肿得很大。据该院的曾医生介绍,由于送医比较及时,经过治疗,吴先生病情还算稳定。不过,具体的病情还有待观察。
记者从泉州市中医院了解到,目前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蛇伤病人还有10多位。“近来蛇患病者增多。”曾医生说,每年的夏秋季是蛇伤高发期,虽然眼下蛇马上将进入冬眠期,但很多蛇都有在冬眠前觅食的习惯,加上近期天气晴好,所以蛇伤病例增多。被咬伤部位以下肢居多。伤者多数是在农村地区被咬伤,另外还有一些是在爬山登高、野外活动时受伤的。
针对被毒蛇咬伤患者,曾医生还介绍了一些自救方法。他说,被毒蛇咬伤可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用布条或绳子在伤肢近侧5厘米—10厘米处绑扎,减慢血液回流和毒素扩散,但每隔20分钟要松绑1分钟—2分钟,防止肢体淤血坏死;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伤肢,减慢蛇毒吸收;受伤后要尽量避免走动和奔跑,患者要保持镇静,忌惊慌失措四处乱跑,因为乱动会加快血液循环,致使毒液流动加快。
他提醒,一旦不慎被咬伤,要保持镇定,做好现场处理,并尽快到医院救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