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4546|回复: 2

新“24孝”大多市民自认“不够孝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8 1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晋江新闻网10月17日讯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然而,当下不少子女忙于工作对父母的关爱越来越少。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教父母学会上网”……今年8月份,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该标准从24个方面建议子女如何关心父母,包括精神关爱、物质帮助、参与聚会、承担家务等。新“24孝”行动标准发布引发市民热议,不少人按照标准逐项对比,看看自己究竟能做到多少。
  记者根据新“24孝”随机向30位晋江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家普遍认为自己不够孝顺,能做到的只有10项左右,如经常带爱人与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等,而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成为难事。
  ■记者 蔡培仁
  调查对象
  男性:19人
  女性:11人
  20岁—30岁18人
  30岁—40岁11人
  40岁以上1人
  已婚21人
  未婚9人
  最容易做到或经常做
  带爱人子女回家 每周给父母打电话
  在30份问卷调查中,这两项几乎是大家的必选项。已婚不和父母同住的市民认为,因平时工作或学习难以和父母每天都见面,因此,一般周末都会带着爱人和子女回家。而平时和父母同住的已婚市民则大都会趁着周末去老婆家过两天,让老婆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每周给父母打电话则比回家要更简单,大部分市民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基本上每天都会跟家里通电话,无外乎相互间嘘寒问暖,让彼此知道自己一切顺利,或者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最难做或最不常做
  说出对父母的爱 陪父母看场老电影
  新“24孝”中,哪条最难做或最不常做?对于这一问题,30份问卷调查中,市民普遍选择了“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和“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我从来没有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爱你之类的话。”今年30岁、从厦门嫁到晋江的李艺在填写问卷时充满愧疚地说,自己并不是不爱父母,只是由于性格原因,没办法对着父母直接表达爱意。
  而家住晋江池店镇池店村、29岁的李志刚面对这个问题,则选择了“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他说,小时候父母经常带自己去电影院看电影,那是很美好的回忆,但现在电视上节目很多,虽然他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但都是带着老婆和孩子去看,从没有想过和父母去看一场电影。
  24条标准只做到2条
  “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为借口
  “新‘24孝’行动标准中,我居然有22条没有做到,按照这个标准我可能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孝子了。”今年25岁的黄瑾雯尴尬地说,她结婚后很快有了小孩,由于嫁得比较远,平时只有老公放假时才会回家和父母团聚,现在虽然孩子有婆婆带了,但又被工作“绑架”了,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瑾雯内疚地说,除了“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这两条之外,其他的她都很难做到。而对于新标准,很多市民和黄瑾雯有相同的看法,“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了他们普遍的观点。
  此外,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市民认为,“经常回家”之所以被认为最容易做原因有三:一是未婚者与父母住在一起,天天见面;二是已婚有子女的受访者,需要父母帮助带小孩,所以也经常去父母家;三是不少已婚者与父母住得较近,不时到父母家“蹭饭”。此外,还有个别受访者是因为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所以常去父母家。
  虽然大家认为“经常回家”是最容易做到的,但调查中不少人表示大多情况是去接受父母的帮助,对此他们感到很惭愧。
  □相关链接
  古代《二十四孝》:1.孝感动天;2.戏彩娱亲;3.鹿乳奉亲;4.百里负米;5.啮指痛心;6.芦衣顺母;7.亲尝汤药;8.拾葚异器;9.埋儿奉母;10.卖身葬父;11.刻木事亲;12.涌泉跃鲤;13.怀橘遗亲;14.扇枕温衾;15.行佣供母;16.闻雷泣墓;17.哭竹生笋;18.卧冰求鲤;19.扼虎救父;20.恣蚊饱血;21.尝粪忧心;22.乳姑不怠;23.涤亲溺器;24.弃官寻母。
  新版“24孝”行动标准: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征集令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新“24孝”行动标准贴近现实,有着鲜活的时代元素,又不乏人文关怀与公民情怀,不少标准都是对陈旧观念的突破。
  父母们或许并不介意子女是否能做到所谓的“24孝”新标准,也许他们需要的只是平时的一句问候、一句关心、一个陪伴,但许多看似简单而又平常的举动,很多人现在却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让孝行无处不在,切莫让“孝敬”成为空口。
  重阳节即将到来,您是如何看待新“24孝”行动标准?您是否考虑尝试新标准的某个项目?您又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孝顺”招数?欢迎拨打82080933与本报记者交流,以分享推荐给广大市民。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2-10-18 1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闪人~~~~~~~~~~~~~~~~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8 13: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差钱钱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