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后一直都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今年8月中旬,才到浙江乐清与父母团聚,不料,因遭受“狼爸”父亲的“管教”,被体罚6小时致死。8日,乐清警方披露,“狼爸”涉嫌虐待罪,已被刑拘。
面对自己造成的悲剧,狼爸一定后悔也不宜,然而,晚了。但是,其他的“爸爸们”能否汲取教训呢?我看,很难。因为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许多爸爸们可能认为这是极端,这是个例,而不会认识到“狼爸”背后的“狼教育思想”的错误。
所谓“狼教育思想”,就是崇拜极端体罚的教育思想,不仅表现在爸爸身上,也表现在妈妈身上,新闻媒体中报道过中的“虎妈”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当前,之所以“狼教育思想”泛滥,很大原因是“溺爱教育泛滥”造成的,由于我们的一些教育论者从传统的体罚教育中走出后,把体罚一棍子打死,一味的陷入赏识为主的溺爱教育,导致了“玻璃孩子”的恶果,而“玻璃孩子”现象又让一些父母们重新回到了体罚教育,由于,对体罚教育的认识偏激,就造成了“狼教育思维”。总之,狼教育思维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反复较量中产生的一种畸形教育思维。
当然,从深层次分析,之所以产生狼教育思维,还有两条原因,一是我们有些人没有区分开人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忽略了人是会思维的独特个性,不是只有条件反射的动物;二是我们一些人把孩子做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缺乏对孩子个性的尊重,甚至把孩子当做实现个人理想的一个工具。
“狼爸”肯定是要不得的,那么,我们的爸爸们应该做怎样的爸爸呢?我认为,应该做“糖爸”。
所谓“糖爸”就是要做叶圣陶一样的爸爸,叶圣陶四块糖的故事是非常典型的教育案例,这个案例的灵魂就是用一种甜甜的引导,帮助孩子逐步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种甜是爱的升华,我们应该用到爸爸身上,就是“糖爸”。“糖爸教育”的灵魂就是给孩子一种“甜美”的教育,而不是苦涩的教育,“糖爸教育”不拒绝惩罚,但他们的惩罚是一种“甜美”的纠正,他的教育是一种智慧,是给孩子打造一个值得回味的美丽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