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392|回复: 2

女婿率儿孙 奉养岳母五十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5 07: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春玉斗镇99岁的人瑞陈纳,五十年前因家道变故,被女婿肖龙潜和女儿谢俭接到家中,两人克服啃树皮的艰辛,对其尽心奉养;二十年前,陈纳瘫痪在床,但吃喝拉撒仍被照顾得很周到;如今,女儿女婿年届八旬,儿孙们主动接过“孝心棒”,继续为老人尽孝——
女婿率儿孙 奉养岳母五十年
  天气好的时候,谢俭会让儿孙们帮忙,把妈妈扶到厅堂晒太阳
  十几年来,谢俭每天为妈妈洗脸、梳头,侍候她的日常起居
  年届八旬的肖龙潜,仍耕耘不辍,帮衬家计
  全家人的孝心接力,创造了一份温馨感人的“全家福”。图中为陈纳阿婆。
  核心提示
  在永春县玉斗镇玉斗村,有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心故事,如种植在玉斗高山上的茶叶,馨香绕过缠绵的盘山路,传至四面八方。
  一对80岁的老夫妻,五十年来,尽心侍奉老岳母,即使穷到吃树皮、差点把女儿送给别人,也没有放弃。
  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们,也都十分孝顺,即使负债累累,也全力侍奉,没有耽误为瘫痪在床的老人求医问药。
  “我会把你当亲妈孝顺”
  宁送走女儿不送走岳母
  出生于上世纪初的陈纳阿婆,原本有一个人丁兴旺、幸福完整的家。除了大女儿谢俭,她和丈夫还先后生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
  但在那个医疗卫生条件有限的年代,一个个如今看来很普通的病,一不小心就可能夺走生命。陈纳阿婆的至亲,她的丈夫、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由于一些不知名的疾病,先后离世。她也因伤心过度,忧郁成疾。
  “把岳母接到家里,跟我们一起住吧。”见岳母整天以泪洗面,妻子忧心不已,肖龙潜考虑再三,主动提出将岳母接到家里。谢俭听完丈夫的提议,非常感动,虽然她心中早有这个想法,但毕竟夫家的经济情况也不好,所以一直不知如何开口。
  面对女婿的诚意邀请,一开始陈阿婆还有些顾虑,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当时的农村,丈母娘住女婿家,这种情况非常少,况且,自己年纪大了,过去可能会连累女儿女婿。“我爸妈死得早,我会像对待亲妈一样对你。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饿到你。”肖龙潜用一句实在的承诺,打消了岳母的犹豫。
  就这样,49岁的陈阿婆搬来跟女儿女婿同住。
  宁送走女儿不送走岳母
  婚后,肖龙潜和谢俭陆续生下四女一男,如今又添了一副碗筷。为了让一家八口人吃饱饭,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干活,陈阿婆则帮忙带外孙、做家务。
  孰料,原本就难以为继的生活,波澜又起。30岁那年起,作为家里顶梁柱的肖龙潜,因为胃病,几乎丧失劳动力,整整15年,无法干重活。虽然经常一天下来,干的活不及别人的八分之一,但肖龙潜仍拖着病体每天上工。
  即使这样,口粮还是不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岳母年纪大了,也不能饿着。为了省口粮,最苦的时候,夫妻俩经常吃树皮、野菜,经常干活干到一半就晕倒了。在肖进旺的记忆中,很稀的稀饭,一人还不到一碗。吃完饭,妈妈就早早赶他们去睡觉——担心小孩子跑来跑去,一会儿就饿了。
  无论生活多苦,肖龙潜夫妇仍坚持践行当初的诺言,岳母碗里的饭从来都是和孩子们一样多,尽管她都舍不得吃,留下来给孩子们,但他们盛的时候,每次都一样多。
  养不活这一家老小,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肖龙潜忍痛跟妻子商量说,想将两个女儿送给别人当童养媳。谢俭知道,丈夫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尽管万分不舍,也只得含泪同意。
  但陈纳阿婆听完女儿女婿的决定之后,坚决不同意。她告诉女儿女婿,她宁肯不吃饭,宁肯走,也不能让孩子出去受苦。在她的坚持下,这个家庭得以完整保存。
  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一家人就是这样相互扶持、互相搀扶着走过。
  病床前尽心服侍二十年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转眼间,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嗷嗷待哺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可以帮衬家计,还陆续成家生子,令人欣慰的是,岳母仍健康硬朗,肖龙潜夫妇感到肩上的担子似乎轻了一点。
  没想到,二十几年前,陈阿婆摔了一跤,摔伤了左髋骨。在女儿女婿的精心照料下,伤情有所好转。不久后,陈阿婆再次摔倒,这次不仅伤了右髋骨,还带出了旧伤,虽经多方求医,但陈阿婆的下半身还是瘫痪了。
  那时起,谢俭每天寸步不离地待在妈妈身边照顾。除了一日三餐、大小便、洗澡洗头,还要每晚陪床,以防她晚上要起夜。有
  时,一晚要起来四五次陪妈妈上厕所。为了不让妈妈因长期卧床而生褥疮或肌肉萎缩,她一天要帮妈妈翻身好几次,天气好的时候,就让丈夫帮忙,把妈妈带到厅堂前,晒晒太阳。
  两年前起,陈阿婆无法自己吃饭,每天光喂她吃三餐,就要喂很久。去年开始,陈阿婆的身体状况有点不稳定,要长期打针、吃药。诊所离肖家比较远,医生一般不上门看诊,但一段时间下来,诊所的医生被肖家人的孝心深深感动,自愿每晚定时到家里为陈阿婆打针换药。
  家里一刻都离不得人,所以,农活全落在肖龙潜身上,种稻子、种茶、种菜,一家人的口粮,全都由他一锄一锄种出来的。尽管年届八旬,去年他种的粮食还是收了二十几担。   
  生活再苦也磨不灭孝心
  随着四个女儿相继出嫁,养家的重担,落到了肖龙潜的儿子肖进旺和儿媳康秀云身上。
  进旺夫妇育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从小都很乖巧、好学。几年来,三个孩子陆续考上大学,如今,大儿子已经毕业,二儿子和女儿还在读大学。肖进旺是泥水师傅,康秀云则是小工,这些年来,两人苦苦顶着三只大书包,压力可想而知。为了让孩子们读书,家里欠下好几万元。
  除了供孩子上学,这几年陈纳阿婆身体状况不是太好,隔三岔五要打针、吃药,有时要连续好几个月打针;阿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吃不下饭,只能以牛奶代餐,一天下来,光牛奶钱就要十几块。这些费用加起来,一个月要上千块。
  为了应付这些开销,进旺夫妇没日没夜地工作。邻居康大伯笑说,一年365天,进旺有360天在工地。因为长期在水泥里泡,肖进旺一双手粗糙得可怕,一年四季皲裂、流血、脱皮。有一次,为了去学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他特地买了包好烟,准备拿出来请大家。结果,直至开完会回来,他的烟都没敢掏出来——他不好意思让大家看到他的手,手一直插在口袋里。
  生活的磨炼,并没有将进旺夫妇的孝心磨平,他接过了父母的“孝心棒”。泥水匠的工作地点不稳定,有时要到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干活,骑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即使再远,他和妻子也从不在外过夜,坚持骑着摩托车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家里有三个老人,不回去心里不踏实啊。”
  外婆吃不下饭,担心她营养不良,尽管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他和妻子经常拿钱让父母买一些补品回来炖,给外婆补身体。
  孙辈接过孝心接力棒
  因为提供线索的读者,没有肖家的联系电话,记者一行事先无法打招呼,只得边走边问。没想到,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非常顺利就找到肖家,“他们一家都很有孝心,附近的人随便一问都知道。”带路的村民说。
  记者到达肖家时,谢俭正服侍妈妈上厕所,80岁的她头发全白了,像哄孩子一样,将妈妈半搬半挪,先挪到竹椅上,再抬到马桶旁,“她现在意识有点不清楚,有时像个孩子一样,要慢慢哄。”费力地把妈妈送回床上之后,她歇了口气说,这样做许多年,早习惯了,只是如今自己岁数也大了,有点吃力。
  虽然已瘫痪在床十几年,但因为有家人的精心照顾,陈阿婆的房间、衣着甚至头发,都十分干净整齐,丝毫不像卧床十几年的人。
  采访当天下着雨,肖龙潜也没有休息,正挥着锄头,冒雨在家门口的菜地里忙活着,“最苦的时候都过去了,我岳母能活到这把岁数,也是我们的福气。”他笑着告诉记者,孩子们的负担比较大,能帮衬一点是一点,做到做不动吧。言谈中,没有丝毫的不满与怨言,总是乐呵呵的。
  在陈阿婆的房间里,记者注意到,角落里放着两箱牛奶,“是孙子和孙女放假回来买的,一人一箱,呵呵。”谢俭骄傲地说。在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进旺的三个孩子,从小就十分懂事、孝顺。上中学开始,寒暑假都跟着父妈妈到工地里挑砖头、和水泥,即使后来上了大学,也不例外。
  除了帮忙料理老人家的饮食起居外,上学期间,孩子们还经常把生活费省下来,带箱牛奶回来。“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辛苦了这么多年,该轮到我们了。”他们用实际行动,接过了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孝心接力棒。
  (奖励提供线索的黄先生200元)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2-2-5 09: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了。。。 http://175888.5d6d.com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07: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逛论坛抢沙发 留个位子做广告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