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1934|回复: 2
|
一段残缺信址 牵挂了64年
[复制链接]
|
|

行动不便的阿婆,一直在想念印尼的亲人

附:当年黄阿婆哥哥给她的通讯地址
东南网-海都闽南版讯 “这么多年没消息了,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就算不在了,能看看他们的子孙也好啊。”坐在椅子上的黄娇阿婆,双手交叠着搭在助行器上,反复念叨着她很久以来的心愿。
黄阿婆今年83岁,现住洛江双阳。64年前,为躲避战乱,她带着大女儿,和丈夫一行9人乘船,漂洋过海从印尼回到泉州。当时,黄阿婆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还在印尼。64年间,只有哥哥22年前从当地寄来了一封书信,此后便再无音讯。
如今,仅凭那个22年前手写的、个别字母已被磨灭不清的旧地址,阿婆还能找到她远在印尼的亲人吗?
近日,阿婆的外孙小陈拨打了海都热线通968111,希望有读者能帮外婆圆这个心愿。
在洛江区侨联人员的帮助下,记者初步得知,残缺不全的地址是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北部的某地。如果您识得印尼文,并能将这个地址译成汉字,或者您的亲人也在印尼,可以帮阿婆寻找当地的亲人,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告诉我们。
“附近快‘平埔’了再不跑没命了”
黄阿婆的母亲是印尼当地人,平日里穿的都是传统服饰。当时,阿娇和丈夫曾买下一个椰子园,家里还有使唤的佣人,生活十分富足。“二战”爆发后,太平洋的战火很快烧到印尼。
“到处都是日本兵,附近被炸得都快平埔(闽南语,平地的意思)了,再不跑,估计连命都保不住。”回忆起当年打仗的那些事,阿婆的语速加快了不少。
匆忙逃亡前,阿婆和丈夫把椰子园,托给了一位姓林的泉州老乡。根据归侨证上的时间,阿婆是1948年回国的。阿婆记得,那一年和丈夫一行人,足足坐了半个月的船才到厦门,接着再辗转回到泉州。回国没多久,就是清明节了。
寄去四封家书10年后只回一封信
回国后不久,阿婆和丈夫随身的金子卖光了,钱也用完了,夫妻俩靠种地为生,辛苦地拉扯孩子长大。生活的艰辛,加上阿婆不识汉字,与印尼亲人互通书信的事就被耽搁了下来。
到1980年左右,阿婆才让女婿代她写了一封信,照着30多年前的老地址,往印尼寄去了几封家书。从信寄出去的那一刻,阿婆便盼着回信。谁知,阿婆这一等,就是十年。
1990年,阿婆终于等到了一封来自印尼的书信,寄信人正是她的哥哥黄合顺,信中还附带了哥哥新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但从那以后,哥哥电话从未打通,写去的两封回信也如石沉大海一般。
如今,阿婆年纪大了,更加想念印尼家人。
“父母肯定不在了,哥哥要是在,有90多岁了,弟弟年纪小一些,但至少也有70多岁了………”阿婆的外孙小陈说,外婆一直想见那边的亲人,最近,念叨的次数更多了。
爱吃咖喱会炼椰子油
仔细算来,阿婆回国已经60多年,可她的“番仔话”依然流利得很,在生活上也依然保有一些特别的习惯。
“回来读‘不让’,吃的发音是‘马甘’……”阿婆的女儿在一旁听着听着,被这稀奇古怪的发音逗笑了:“哎呀,还是妈厉害,这么久了,‘番仔话’还说得这么好!连说闽南话都带有一点‘番仔腔’。可惜附近能说这话的老人差不多都不在了。我们最多只能听一点,都不会说。”
与大多喜欢清淡口味的闽南老人相比,阿婆则是位“重口味”者,平时炒菜总忘不了放上几个小辣椒,咖喱更是下饭的好菜。喝过汁的椰子壳在阿婆眼里,那也是宝。那些外壳可以用来提炼椰子油,有润肤止痒的功效,直到最近几年阿婆行动不便之后才作罢。(本网记者 吴佳弘 黄谨 文/图)分享到: 1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2-1-18 17: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2-2-14 2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