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846|回复: 2

80岁的阿嬷 用瘦弱的双手托起五个孙儿的希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13: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二(左)常给这个困难的家制造麻烦
核心提示
泉港区南埔镇80岁的老阿嬷沈良娘,年轻时丈夫便失去劳动能力,她一个人带大几个孩子;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们都成家生子,两个儿子却同时患上精神病,不仅不能劳动,还打人、烧房无法自控,两个媳妇实在无法忍受,相继离家。从此,她一个人苦苦支撑起8个人的大家庭。日子再苦,她也坚持让孙儿们上学,如今最大的孙女已考上大学,还有四个孙子就读高中,成绩优异……

□本报记者 黄宝阳 陈晓东 通讯员 肖咸强 文/图
80岁,本该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耄耋之年,泉港区的沈良娘老阿嬷,却要一个人种一亩多的薄田,养活一家三代8口人,其中,有两个患精神病的儿子和5个分别在上大学、高中的孙儿孙女。
二十多年来,她是怎样对抗多舛的命运,如何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扛下一家人的希望?在和孙儿孙女相依为命的岁月里,他们如何互相搀扶着走过?
泉港区南埔镇南埔村,一处四处漏雨的旧石头房子见证了这一切。

这间小房间既是沈良娘的卧室,也是家里的厨房。门叶上写着的“富贵”,老人是连想都不敢想。
命运多舛:不幸接二连三
翻开沈良娘的人生日历,一页页底色都是黑与白,或者是令人透不过气的灰,在她的记忆里,80年来,她几乎没有享过一天福。
她出生于童养媳现象仍很普遍的1931年,5岁时,便被抱到夫家当童养媳。从童年开始,她的人生便与做不完的家务和农活捆在一起。
在与丈夫林祖仁完婚后,她先后生下了三男两女。孩子众多,让以务农为生的家庭,维持得有些吃力。日子再苦,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她总会宽心地想,再熬一下,孩子就能帮忙了。不料,二儿子才四五岁时,丈夫就因身体不好,失去了劳动能力,无法干重活。全家的重担,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家里没有劳力,为了赚钱养活一大家子,她一个人起早贪黑卖命地干活。每天她要先用豆子换盐巴,然后挑着一百斤的盐担子,跑到莆田及附近乡镇挨家挨户叫卖。经常是下半夜出发,傍晚才能回到家。为了省钱,她一天只吃两顿饭。
在咸水泡着的日子里,也有让她宽慰的事——几个孩子都很懂事。老大长大后当兵去了,老二和老三初中、小学毕业后,也分别出来打石头,帮忙把家撑起来。“两个孩子都很乖,没抽烟不喝酒,石匠活干得很好,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他们当时帮忙赚钱翻修的。”
随后,两个女儿出嫁了,老二和老三也相继成家,并分别生下一女一男。期待中的幸福光景好像马上就开始了。
就在这时,命运又跟她开了个玩笑。在两个孩子出生不久后,老二明华精神突然失常!当全家还手足无措、四处求医时,噩运又一次降临,老三明东也出现了同样状况!

寒冷的冬天,老三睡在四处通风的阁楼地板上,在他发疯时,唯有铁链才能困住他。
时日艰难:过节都吃不上肉
一个精神病患者,已足够让一个圆满的家庭分崩离析、痛不欲生,何况是两个!一开始,两人的状况药物还控制得住,但渐渐地,老二的病情开始失控。病发时会打人,妻子因不堪忍受便跟他离婚了。
看着5岁的大孙女和3岁的孙子,沈良娘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当她擦干眼泪牵起两个孩子的小手时,三媳妇同样因为受不了患病的丈夫离家出走,把另外两个更小的孩子,留给了她。而大儿子娶的贵州籍妻子,在生下一个女儿后,也忍受不了压抑、混乱的家庭,离家了。
“5个孩子都才一点点,经常哭着找妈妈。他们哭,我也跟着哭。”尽管过去近20年了,沈阿嬷说起当年的境况,还是眼泪涟涟。
“有阿母、阿嬷在,这个家就在!”一个人拉扯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两个精神病儿子,已超过普通人忍耐的极限。雪上加霜的是,本来身体就不好的老伴,十几年前,因为中风,彻底地瘫痪在床,少了一个人分担家务,多了一个负担。
家里只有一亩多的田,在山上。她就靠这点田,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夏天种稻子、花生,冬天种青菜、地瓜,一年到头,田里都没闲下来过。
即使四季都不停歇,还是无法维持基本的温饱。两个患病的儿子,吃东西经常不懂得控制,因此,她总要护着几个孙子孙女先吃,然后再给两个儿子和老伴吃,最后才轮到自己。两个儿子经常把东西吃光光,留一口空锅给她。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少吃一点,他们哪怕多喝一口汤也好。”毫不夸张地说,沈良娘是用自己的命在疼儿孙们。
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不被命运眷顾的家里,几乎很少见到肉,逢年过节也不例外。一些亲戚看不过去,年节经常会送点肉过来,一家人才能开次荤。
“现在每个月有两百多元的低保金,孩子们偶尔能吃到肉了。”沈阿嬷笑着说,朴实的她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非常感激。


坚守信念:一定要让孙儿们上学
日子再苦再难,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延续和蓬勃。几个孩子陆续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连饭都吃不饱的沈阿嬷,心中却有一个从未动摇过的念头:一定要让孩子们上学。
由于没有任何收入,每到开学的时候,是她最发愁的时候。没有钱交学费,她就颤巍巍地四处跑,到亲戚、邻居家借钱,或者到学校和镇、村,请求减免学费。减免学费要提供相关证明,目不识丁的她,为了办手续,一次次跑来跑去。
就这样,她拉着孙女孙儿的手,一个个把他们送进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孩子们也十分争气,学习非常刻苦,都不用大人督促,成绩从小就名列前茅。而且,让沈阿嬷欣慰的是,年纪大的还会帮小的辅导功课,相互督促,互相鼓励。
在复杂艰苦的生活、学习环境下,孩子们用更加刻苦地学习来面对。2009年,大孙女宝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建工程学院英语系,现在还有两个孙子在读高三、两个孙女在读高一,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
“奶奶从来没有说过,让我们不要读书,出来帮忙赚钱。反而都让我们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宝珠说,几个弟弟妹妹跟她一样,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奶奶在努力,希望以后能让奶奶过上好日子。

在采访时,坚强的老人亦表现出女性脆弱的一面。
孝顺反哺:省下伙食费买补品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奶奶的所有辛苦,孩子们都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来孝顺她。
“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不能让奶奶一个人干活!”有活大家一起干,帮忙哄爸爸吃药、照看爸爸,洗碗、挑水、下地割稻子、收花生……从懂事起,孩子们自觉地分担家务和农活。小时候,挑不动庄稼,他们就扎成小捆,蚂蚁搬家似的搬回家。后来,上中学后,有了自行车,就用自行车驼回去。
每当看到林家八九岁的孩子,摇摇晃晃地挑着水和农作物回家,许多乡亲的眼泪都会掉下来。
有时孩子们周末回家,沈阿嬷想煮顿“丰盛”的面给他们吃。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了,连油、盐、味精都没有,连面都煮不了。上高中住校之后,大孙女宝珠的妈妈,每个礼拜给她50元生活费。她在学校省吃俭用,把伙食费省一些下来,买味精、油、盐回家。
有一年夏天,沈良娘上山锄草,由于过度劳累,晕倒在田里,被人送到医院。几个孙女孙子听说后,立即赶到医院看她。医生诊断叮嘱他们,沈阿嬷严重营养不良,平时可以多补充些葡萄糖。
医生的话,他们一直牢记在心里。宝珠经常吃包子配白开水,硬是从本来就很少的生活费里抠出一点给奶奶买葡萄糖。“我一直叫他们不要管我,一定要先吃饱饭,可是他们都不听。”与面对不幸时苦涩的眼泪不同,沈阿嬷这次的眼泪中带有心疼和欣慰。
没有约定,这份孝顺在不同年龄段的兄弟姐妹间自然地接力传递。宝珠上大学之后,堂弟宝金带头挑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
虽然是男孩子,今年上高三的宝金还是非常细心,他把生活费省下来买调味品和葡萄糖。今年奶奶生日,他还买了个小蛋糕回去为她庆祝。尽管沈阿嬷不知道蛋糕是什么东西,也吃不习惯,但是,她心里却比蛋糕还甜。

家里多处漏雨。一旦屋外下雨,屋内也跟着下。
希望之光:过年后旧房子将翻建
采访当天,淅淅沥沥的冬雨下个不停,沈良娘家三代人住了50多年的石头房子内,也一直下着小雨。偌大的石头房内,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漏得厉害,就把床挪个方向。滴到被子上了,就把被子缩进去一点。”对几个孩子来说,从小到大,漏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如果不是今年七月,镇里和村里帮忙建了个‘炮楼’,一下雨,屋里就发大水。”邻居林大嫂说,每次下雨,雨水就会从楼顶顺着楼梯流到屋内,积得老高,要拿盆舀出去,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替他们一家人难过。
屋里空空的,不要说像样的家具,可以说,连家具都没有。在沈阿嬷的卧房兼厨房里,记者看到,两个窗都只用塑料膜遮挡着,风透过塑料膜阵阵往屋里灌。屋内只有两个大的电饭煲,连碗都没有——担心被两个儿子打破,吃饭都用小铁盆。
在瘫痪了十几年后,老伴今年3月去世了,整天到处乱跑、世事不知的两个病人,状况仍没有改变。而默默守护这个家的沈阿嬷,却一年年老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沈阿嬷和这个特殊家庭,一直以来社会都没有遗忘他们,从减免学费、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再到帮忙修补房子及各级的捐款,各界一次又一次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
日前,沈阿嬷被评为第二届“感动泉港道德之光”十大人物之一,她的事迹被更多的人知道。泉港区、南埔镇、南埔村三级已出台许多帮扶政策,并组织捐款,从住房、上学、生活各方面,对他们一家进行帮扶。
春节过后,他们漏雨的房子,各级政府将组织捐款帮助翻建,他们一家将告别无法遮风挡雨的生活。
在孕育着新希望的岁末年初,在沈阿嬷的眼中,我看到了希望之光在闪动。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2-1-14 04: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good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7 09: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挨骂也是幸福~~~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