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2494|回复: 2
|
民革泉州市委会:还水清沙白母亲河应定期体检
[复制链接]
|
|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讯 晋江,泉州市民的“母亲河”,泉州“大水缸”的水源地。
然而,这些年来,晋江不时受沿线区域排污“折腾”,下游河道又遭遇非法采砂和河道侵占,伤病累累。
“母亲河”晋江的命运,引起了泉州市民和本报的强烈关注,近两年来本报已先后推出三个大型策划,发了近百篇报道。泉州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陆续出台并实施密集整治措施。
另外,近10年来,关于保护晋江的提案也先后提出10多件。今年,民革泉州市委会还提出定期给晋江“体检”,让母亲河“身体健康”。
提案一
“母亲河”要定期体检
今年的泉州市政协建言献策中,民革泉州市委会提出:高品位建设一个生态环保、休闲旅游的泉州湾,还晋江一条生态环保河,确保泉州湾水质不再受污染,还泉州湾一清二白(水清、沙白)。
提案具体提出,由环保局牵头、定期组织开展晋江流域环保状况勘察调查,就像人一样,一年做一次全身体检。还要制定年度治理计划,形成长效机制。另外,集中力量抓紧晋江流域治污;按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建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实,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征收超标排污费,监督企业完善治污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对治污不达标或拒不治理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
对此,泉州市人大代表林育民也提建议说,由于东溪沿岸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晋江,而南、北渠的取水口都在金鸡拦河闸,如没下雨水质就变差,因此建议加大力度整治,拨付资金帮助上游山区农村建设截污管网,对上游村民为保护水源而牺牲的经济利益,应让下游补偿上游。
提案二
打击非法采砂
曾泉生是新的政协委员,他建议:整治晋江沿岸非法排污和打击非法采砂。
针对非法排污,他提出,沿江企业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有企业偷漏排。另外,配套的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由此,他建议,严查违规超标排污企业,并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并对中心市区主次干道污水管道清淤、疏通及改造,提高污水接管率和污水收集率,明确建设责任制。
对于在晋江沿岸非法采砂,他说,这一现象在晋江部分河道尤其是下游较多,严重破坏晋江下游沿岸滩涂地,危及新建成的下游防洪岸线及江滨续建工程(金塔段)堤岸安全,影响金鸡拦河闸工程,甚至会威胁桥梁安全,比如宋代古桥旧浮桥、旧顺济桥就因周围河道过量采砂损害桥墩先后倒塌;此外,还会影响晋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
由此,他建议,要建立权责分明的河道采砂管理机构,构建水利、国土和环保等职能部门联动执法和长效机制。对非法采砂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夜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的巡查,实行定期专项整治与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
提案三
“母亲”该穿靓衣
刚当选的新政协委员曾向明,熟悉水利,关注晋江下游城区段滩地的利用规划。
他介绍,晋江下游金鸡拦河闸至出海口全长约19公里,其中河滩地面积约550千公顷,涉及南安、鲤城、丰泽和晋江等,是泉州中心域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滩地利用是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等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开发利用河滩地带。
他说,随着晋江下游两岸岸线堤防的建设,政府对河道内的滩地进行了整治,建设低水驳岸,绿化美化河道滩地,设立必要的公共体育设施,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改善两岸投资环境和美化亮化城市生活环境,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晋江就像一位漂亮的母亲,却穿着打满补丁的破旧衣服。”他认为,目前,晋江沿线滩地建了赛车场、汽车主题公园、汽车教练场、大排档等,滩地开发利用较乱、定位不清、档次较低,个别项目管理混乱,影响城市形象和品位。
由此,他建议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把下游滩地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由市规划部门牵头组织编制,合理利用,今后河滩地的利用也必须满足滩地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有关程序报批。
提案背后
他们持续关注晋江水质16年
近10年的委员提案中,以民革泉州市委会提的为多。
“我们与水结缘16年了。”民革泉州市委会秘书长林南生说,这16年来,他们提有关晋江水源保护的有七八件。
16年前,林南生刚调入民革泉州市委会工作。当年要做一个有关晋江水源的调研,他和水利等部门开车前往东溪源头雪山德化一侧,从源头一路顺流走访晋江流域。他发现,源头是2类水,到晋江出海口就变差为5类水,“几乎每走100公里,水质就下降一个等级”。
当初他还发现,东溪流到永春境内时,渠面呈现银白色,还漂着一层油,经调查走访发现,污染源是附近一家大型造纸厂,纸浆废水直排东溪。随后,经过详细调查,最终形成《关于保护晋江水资源的建议》并提交到当年泉州两会,成为当年市政协重点提案之一。在市政协的推动下,这家“污染大户”被逐步关停。
此后,他们又将关注点扩大到向海洋排污。2007年,就加强泉州近海水域污染治理开展调研并形成提案。
去年泉州两会上,民革泉州市委会提交的《加大对南、北渠监管力度的建议》再次成为市政协重点提案之一。
“作为媒体,本报一直关注着“母亲河”晋江。
近两年里,本报已先后有“荡清北渠”、“九十九溪溪水红了”、“行走东西溪”三个大型系列报道,近百篇报道,赢得泉州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将来,我们还会一直关注晋江。
因为,关注她,就是关注我们的生命。”
报道回顾
本报百篇报道关注母亲河
行走东西溪
2011年7月,一场短时暴雨,让整条北渠变成“黄河”,原水查出锰含量超标。相关部门透露,超标锰来自晋江上游山区的矿物质和污染等。
因此,本报再次重磅推出“荡清北渠”的姐妹篇“北渠溯源”。数名记者分赴东、西溪,历时半月,从源头沿水系向下游走访调查。其中,永春工业园区排“葡萄水”被曝光后,泉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少萍批示严查排污企业。经20多篇连续报道后,晋江源头沿线的污染源得到较大整改。
九十九溪红水整治
2010年12月,晋江支流九十九溪,在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段出现溪水变红,检测发现,红水中酚含量严重超标。经本报近一个月跟踪报道,内坑镇47家陶瓷企业承诺关停。
随后,晋江市政府提出对水系综合治理,将在5年内整治河道约31公里,新建堤岸5公里,加固提高2.5公里海堤。去年两会,市政协委员陈笃恒就此递交了《关于加强九十九溪污染整治的建设》的提案,建议上游尽快建污水处理厂。
荡清北渠
2010年11月,引晋江水源的北渠,渠水在洛江杏宅段一夜之间黑如墨汁。
本报随即启动“荡清北渠”特别策划,历时长达一个多月,从北渠起点丰州金鸡拦河闸开始,到洛江杏宅尾水闸,对24.8公里长的北渠沿线走了个遍,对北渠水质状况进行了详细全面调查,连续报道42篇。北渠整治被列入泉州市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投资近1个亿。(本网两会报道组)分享到: 1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2-1-8 04: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2-1-30 18: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