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碳烤生蚝“死蚝肉+旧蚝壳”组装卖 利润翻倍
消费者质疑店家“以死充生”,店家称是制作流程 卫监部门称回收蚝壳危害大,业内曝光确有店家如此操作 厦门网(微博)-厦门日报(微博)讯(文/图 记者 黄晓波 见习记者 郭逸恬 实习生 杨艳妮)低价死蚝烤好后,与回收来的蚝壳一“组合”,一份“炭烤生蚝”就新鲜出炉了——前天夜里,在前埔某烧烤店品尝“炭烤生蚝”的小媛(化名)偶然发现,店内角落的冷冻柜里赫然存放着两大包脱了壳的蚝肉。“难道所谓的炭烤生蚝不过是死蚝肉吗?”小媛拍照发上微博,半天内就引来数百条转发。
【顾客反映】 掀开冷柜,意外发现“死蚝” 小媛说,前天晚上8点半,她与家人在前埔“蚝好吃”烧烤店二楼点了份烤生蚝。吃到一半,小媛的爸爸想来瓶啤酒,又不想为此特地叫店员,就自己去找。二楼角落里有一台外观很旧的冷冻柜,他一打开,竟发现里面放着两大袋没有壳的死蚝肉。小媛猛然意识到,“难道我们吃的‘生蚝’,就是这些死蚝肉吗?蚝壳又是哪里回收来的?” 【店家解释】 工艺所需并非“以死充生” 昨天下午,记者随同思明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来到“蚝好吃”烧烤店。进门后,卫监人员发现店员正在厨房逐个剥开新鲜的带壳生蚝,冷冻柜里也没有蚝肉的踪影。 店主吕先生称,小媛质疑的“炭烤生蚝=死蚝肉+旧蚝壳”实属误会,冷冻柜之所以当晚存有去壳的蚝肉,是因为制作工艺的程序问题。“生蚝剥开后,里面都是海水和沙子,直接带壳烤的话是不能吃的,所以我们每天都预先备好当天所需的数量,下午就提前剥开来,浸水清洗干净,然后放入冷冻柜暂存,当晚就销完,不过夜。”吕先生告诉记者,店里每天要销售几百个生蚝,如果等客人点完再剥开清洗制作,肯定来不及。 经过卫监人员一番检查,暂未发现该店有违规现象。 【卫监说法】 回收蚝壳 或致食物中毒 卫监人员告诉记者,《食品安全法》里明确规定,客人吃剩的东西是不可再次回收加工贩卖的,回收蚝壳装蚝肉的行为违法。食物中毒有重要的三个要素,即食物是否被污染、食物保存的适宜温度和是否有长时间放置。随便回收食物残渣,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至于“死蚝充生蚝”这种“以次充好”的情况,需要请工商部门来规范。 【业内曝光】 “以死充生”店家利润翻倍 “在业内,‘组装生蚝’的现象确实存在。”从事烧烤行业的陈先生向记者透露,生蚝一只就要约2元钱,再加上佐料、水电、人工等费用,利润基本在50%以下;而死蚝肉单价可低至4角钱,如此一来,利润可以翻倍。 “不过,倒是没发现专门买卖蚝壳的。“陈先生说,“‘配套’的蚝壳基本是店家自己平日回收自己的,毕竟有时也会做真的生蚝,那些店家会在客人餐后,把剩余的蚝壳回收,洗干净了下次用。”陈先生表示,为保证安全,消费者最好要求店家现剥现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