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610|回复: 2

读齐邦媛《巨流河》后说重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4 0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齐邦媛《巨流河》后说重庆朱蓬蓬齐邦媛的“巨流河”指什么?我的直觉告诉我,是指中国的妈妈河、爸爸河,即长江和黄河。围绕这两条江河,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演变了炎黄子孙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面临社会转型时,都会产生一些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2010年11月,三联删节本的《巨流河》出版后,曾被评为当年“十大好书”。两岸三通更加宽泛以后,有人对照原版读三联版《巨流河》说:“删的不忍卒读。” 是的,“不忍卒读”四个字形容的妙。那就是过分地细致的描述在悲欢离合中,那些让人难以摆脱的迷茫、困惑、痛苦和思考。但即便如此,这本书依然在欧美、港澳台、大陆炎黄子孙中引起轰动。由于“巨流河”已经不是“具体的地理坐标,而是历史的象征,心灵的归属”。东北人、辽宁人、港澳人、台湾人、中国人都源自这条河流。很对不起,有一位评介者,我在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之后,却在抄录时,竟忘记记载她的名字。她说:“齐邦媛叙述的历史,给了我们一双文学的眼睛。这双眼睛多愁善感,在哀伤、悲悯中,在怀疑、落寞中,有一种姗姗而来的自信,把历史的碎片缝缀起来,让我们有了寻常经验触手可及的细节,有了历史的热度和痛感。也让人的颜面、情感有了高贵的气质。” 冷静地体会这段话,我从她哀伤、悲悯、怀疑、落寞、热度、痛感以及那种自信中,引发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光荣感。作者把历史的碎片缝缀起来,让人记住。而我呢,想了又想,同样是经过了许多的悲欢离合,终于也不能舍弃这些将要忘却的碎片,于是在我最后的岁月时刻,将这“寻常经验触手可及的细节”,续写一点点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热度。齐邦媛是重庆南开中学的校友。她在南开的时候,是抗日战争的日机大轰炸,“跑警报”,警报器的鬼哭狼嚎,1941年6月5日大惨案,死伤3万余人;陪都军民同仇敌忾千人大合唱,唱的是《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当时陪都的抗战口号:“一滴汽油一滴血”。整个重庆看不见私家车行驶,要节约汽油打日本鬼子。当年的教育家,南开的创办人张伯苓对师生说“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在民族危亡、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成长,做人不能没有起码的尊严。” 也就是1941那个年头,重庆南开中学培养出的校友名单上,能赫然见到朱光亚、郭可信、侯虞钧、梁思礼等两院院士的名字,而吴敬链、茅于轼等也是那时候的学生。查阅史料,1941年8月19日,张季鸾命名、王芸生执笔的《大公报》社论:标题是《我们在割稻子》。社论说,“就在最近十天晴空而敌机连连来袭之际,我们的农人,在万里田畴间,割下了黄金之稻!”社论结尾说:“让无聊的敌机来肆扰吧!我们还是在割稻子,由于这是我们第一等大事。食足了,兵也足,有了粮食,就能战斗,就能战斗到敌寇彻底失败的那一天!” 今天再读王云生这大公报的社论,能不有点感叹和悲怆?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国民党告别了作为陪都的重庆,**屏蔽**迁回南京,满目疮痍的祖国,需要休养生息,更要奋发图强,但不幸的是,因为蒋介石的独裁偏执,腐败丛生,民不聊生,内战再起,我们年轻时的热血沸腾,反饥饿、反迫害、争民主、争自由的罢工罢课运动在各大城市兴起,中国**屏蔽**顺应民意,经过辽沈、平津、淮海、渡江等几大战役,迅速解放了华东、华南和西南。而1949年年底的重庆,在国民党撤退时,杀害了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屏蔽**人,原29兵工厂的百吨高炉被破坏,21兵工厂被夷为平地,当刘伯承、邓小平的第二野战军接管重庆的时候,从牛角沱到小龙坎要坐马车,重庆已经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历史奇迹似的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解放初期最困难的时候,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在恢复生产建设新重庆时出奇制胜,以工代赈,修建祖国大西南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为了这条路,29兵工厂员工迅速修复百吨高炉,变成了钢铁厂,并且轧出了新中国第一根自己生产的重型钢轨。为了改变重庆的市政面面貌,**屏蔽**举债,人民集资,修建了无轨电车……解放了的人民的崭新生活,是齐邦媛所不知道的了。而笔者既能体会齐邦媛所描述的她的生活道路之艰辛,也由于亲自参与并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过程而感到欣慰。重庆解放以后,我的一位战友沈晓兰同志曾被调到南开中学任政治教师。据记载,南开中学的学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有三十三人,如周光召、朱光亚、张存浩等;有邹家华、郑必坚、张皓若、阎明复等一批领导干部;另有将军、教授、艺术家等更是数不胜数。几十年以来,重庆南开中学的高考成绩总是保持全市领先的位置,成为了数十万中学生“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毋庸讳言,重庆和全国一样,南开中学和全国的学校一样,经历了许多政治运动,并让师生遭受到许多不幸和坎坷,产生了似乎是新的“难以摆脱的迷茫、困惑、痛苦和思考”。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改革开放让重庆有了新的生机。最初,重庆成为单列城市,1997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央直辖市。三峡水电站、大坝兴建起来了,万吨轮可以直达重庆了。物流可以用火车直达欧洲…… 现在的重庆市早已旧貌换了新颜。无轨电车早就被轻轨和地铁所替代,特别是在薄熙来书记执政重庆以后,唱红打黑,聚集了人民的精气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所通过的《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是一个重庆历史上、中国历史上,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目标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共同富裕的决定:“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国民收入同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重庆的变化,令世人惊叹。文字已经难以叙述,可以说的是,当年家张伯苓先生住的津南村、所熟悉的沙坪坝、小龙坎、陈家湾、杨公桥、瓷器口,都已经变了样。重庆所有的地方都变了样。笔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就策略考量而言,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政治运作,都是高度讲究策略、讲究斗争艺术的,无论何时,随时要审时度势,根据力量对比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势。用《孙子兵法》的话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用老子的话说:“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用孔子的话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故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重庆确实是非去不可,或者是非来不可,由于江北新区,以及正在举行的“园博园”都值得一看。我想对齐邦媛,以及一切想念祖国重庆的人说:“只有亲自去看了,就会消除所有的本来难以摆脱的迷茫、困惑、痛苦和思考。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1-12-14 12: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置顶~~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