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海论坛 当勾兑、造假等字眼频繁出现在食品行业,消费者的神经不得不高度敏感。近期一家企业老总曝光蜂蜜行业潜规则称,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蜂蜜质量的质疑和忧虑。
食品公司老总微博发文
日前,河南斯美特食品公司总经理王冠群在其个人微博上发表博文称:“全国蜂蜜产量只有18万吨,每年出口8.2万吨。海关从来没有进口蜂蜜记录。可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而成,你是否喝过假蜂蜜?”
以王冠群提供的数据计算,全国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中80%为白糖加入明矾等熬制而成。一位在超市选购蜂蜜的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蜂蜜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并没有太多关注,并不清楚蜂蜜造假的情况。
售价高昂成本不足2元
今年4月,全国各大媒体集中报道的“假蜂蜜”事件,已经让一些爱喝蜂蜜的消费者丧失勇气。当时,街头挑担、摆摊并带着蜂箱现场摇蜜的小贩均以“天然蜂蜜”为招牌,一度受到消费者欢迎,但是最终“用白糖、红糖、明矾等勾兑蜂蜜”的事实被人们挖出,受到各地消费者诟病。
随后,各大超市销售的“牌子”货也卷入了这场“打假”的风波里。有报道称,一种在大连很多超市均有售的齐霖牌蜂蜜疑似假蜜。记者进行相关调查、送检,送检结果是标价几十元一瓶的齐霖牌蜂蜜,竟然只是一瓶成本价不足2元的“甜水”,里面连一滴蜂蜜都没有。随后,事件由大连扩散到全国,形成了一股揭露蜂蜜行业乱象的大潮,中粮旗下的悦活蜂蜜和长沙冠生园两个品牌也难逃一劫,广受质疑。
行业标准亟待出炉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分析称,蜂蜜市场乱象主要是以假乱真,用“果糖”冒充蜂蜜,还有以次充好,有的商家在售价较高的蜜种中掺入油菜蜜等低价蜂蜜。另外,还有虚假宣传情况也不容小觑,多样化蜂蜜品种,但是实际上很多品种的花一般在自然情况下采不到蜜,例如金银花蜜、银杏花蜜等。
要解决这些行业问题,仍需要由政府部门出台行业标准。梁铭宣指出,必须制定并完善相关行业准则,由监管部门加强对蜂蜜产品的监管和检测,还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并加强生产流程监管力度,着力提高产品的产出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