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634|回复: 2

区长之死为何引起如此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13: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区长之死为何引起如此关注?
作者:雁大群
    新华网石家庄7月12日电 (记者杨守勇、朱峰)7月10日21时许,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忠被发现在其办公室内颈部割裂死亡,事件在当地引起众多猜疑。记者12日下午从邯郸市公安局召开的案情通报会上获悉,经专案组和公安部、省公安厅专家联合调查后确认,张海忠被排除他杀可能,系重度精神疾患自杀死亡。
    河北邯郸区长张海忠之死的新闻从12日早上2点多钟新京报网站最早披露,到当天下午19时许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媒体正式报道。17个小时内,有关区长之死的舆论就如经过了一轮轮的过山车一样。
    新京报最早报道中的说法是“警方尚未确定是否他杀”。
    早上8点多钟,凤凰网等转自南方日报的文章中开始披露“有消息证实,张海忠是被人砍断脖子上的大动脉及咽喉死亡,办公室现场有搏斗的痕迹。”以及“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海忠之死疑与拆迁有关。”
    从新京报“未确定是否他杀”到南方日报“有消息证实,张海忠是被人砍断脖子上的大动脉及咽喉死亡,办公室现场有搏斗的痕迹”,一切似乎已经明了,张海忠是被杀身亡。
     南方日报报道中提到的“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海忠之死疑与拆迁有关”,更是将张海忠之死与当前的拆迁热点问题联系起来,给网民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不知道南方日报报道中的“有消息证实”和“据知情人士透露”究竟来自哪里,但这些可能有来历但未经证实的报道的确把网民所有的想象和激情调动了起来。一时间,各种猜测不断,论坛上的评论帖子随时跃上论坛热帖排行榜,网民们言必称“区长之死”。
    然而,不管新京报的“警方尚未确定是否他杀”也好,南方日报的“有消息证实”或“据知情人士透露”也好,毕竟不是官方的正式消息。
    区长之死,网民们还要探究真相。真相虽然只有一个,但在官方真相未出来之前,网民们结合网上披露出来的一鳞半爪的信息,一个个似乎都成了网上的“福尔摩斯”,拼凑着自己心目中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子以及自认为合情合理的故事,并借此开始评论,表达着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和意见,通过网络传播,引起人们更多的联想、猜测和议论。。
    这样的猜测或想象、议论是正常的,但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长了,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屏蔽**的形象以及警察办案等无疑也是不利或有害的。更需要说明的是,假设工作到位,这种情况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持续不断地通过新闻发布会或其他形式把办案的阶段性结果陆续告诉媒体就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地**屏蔽**在十几个小时内就不能多召开几次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的情况,而任由网民进行各种猜测呢?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1-7-14 00: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么多的人都回了,我敢不回吗?赶快回一个,很好的,我喜欢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2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人赏阅,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4>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FONT></STRO ...
关注【安海论坛】官方公众微信,咱厝新闻先知道,可直接爆料身边各类突发事件,赢话费

查看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