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2944|回复: 2
|
[漳厦泉新闻]
惠安夫妻同一天离世 相濡以沫55载
[复制链接]
|
|
1月29日讯 惠安港墘村的祖庙祠堂里,安放着张欠金、王素英两位老人的遗像。两人相濡以沫五十五载,同一天离世,相隔不过4小时。
1月26日深夜,王素英病危,被儿女送进祖庙。在老人逝世前4小时,她的丈夫张欠金摔下家中围墙,不幸逝世。
家人们猜测,张欠金是悲痛过度,欲追寻老伴而去。
这几天,按照当地的风俗祭奠后,家人们会将两人合葬在一起,希望两位老人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相守。
1月26日深夜,泉州惠安县港墘村。
79岁的王素英躺在病榻上,气息越来越微弱,悲痛的儿女商量,把母亲送到离家不远的祖庙,在那儿的祠堂里,留下母亲最后的时光。
守在床边的张欠金听了,突然大发脾气,他挥舞着双拳,嘶吼着,不愿相信老伴就要离开。“他很激动,又说不清楚话。我们明白,他舍不得。”张欠金的儿媳说。过了一会儿,老人平静下来,让儿子、儿媳送老伴去祖庙,两个女儿担心父亲,就留在家里守着。
平静后的张欠金,示意女儿打电话给在甘肃工作的孙子,让他第二天赶回老家,有事要交代。老人平常最疼孙子,既然有事要交代,就应该会等他回来,这让担忧的女儿们稍稍放心。
“他说他要回房睡觉,叫我们去祖庙帮忙。”女儿见老人情绪稳定了,也想看母亲最后一眼,安抚好父亲后,就赶去祖庙。
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
一个小时后,在祖庙的子女们接到邻居的电话,张欠金倒在房前的巷子里,头破血流。赶回家的子女们看到,二楼的墙壁和楼梯,沾满了血,而老人的头部和双拳,也有伤痕。
急救的路上,老人停止了心跳。
没有人看到,张欠金独自在家时,发生了什么。
但家人猜测,老人悲痛过度,撞到墙后下楼,从一米多高的围墙摔下,想要追寻老伴而去。
27日凌晨3点多,祠堂,王素英老人走了。儿女们说,老人走时没有痛苦,十分安详。
□人物素描
离别前一周他每日清晨抚摸她的脸
9年前,68岁的张欠金咽喉感染,手术后,基本说不出话来。同年,70岁的王素英,左半身几乎瘫痪,长期卧床在家,偶尔精神好时,才拄着拐杖出门走走。
说不出话,要强的张欠金整整5年足不出户。腿脚不便,王素英也很少出门,她住一楼,张欠金住二楼,老夫妻俩彼此照应着,生活起居由儿子、儿媳照顾。
张欠金不怎么说话,吃饭却一定要和老伴一起。一年前,王素英中风,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也越来越差,连张欠金的名字也会叫错。极少做家务的张欠金,开始照顾起老伴。每当儿媳做好饭,他就会把盛好的饭菜,端到老伴的床前,静静地看着她吃饭。
一周前,王素英的身体更差了,吃不下饭,看不清东西,意识模糊,更认不清照顾她的家人。那些天,张欠金几乎天一亮,就静静下楼,走到老伴房里,坐在床边,细细地抚摸老伴的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似乎要记下她的模样。
相伴55载他为她准备好厚葬的钱
1958年,张欠金和王素英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携手五十五载,养育一儿四女。
年轻时,张欠金在外讨海,王素英打理家务、照顾孩子。
后来,张欠金开始在村里收废品,家里的条件好了,盖起了3层楼房,还开起了废品收购站。
在儿女眼中,父亲很好强,做事利落,说话很大声,而母亲性格温和。只是,母亲喜欢碎碎念,两人偶尔拌嘴,感情依旧很好。
在邻居眼中,张欠金夫妇和村里其他夫妻一样,过着平凡的日子,相互照顾,不吵不闹,为人处事都很好,儿女也懂事孝顺。张欠金因勤奋打拼,性格又要强,颇受乡邻敬重。
生前,张欠金最疼爱的,就是唯一的孙子。他曾对孙子说过,自己亏欠老伴很多,“她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前些年,张欠金曾将攒下的数万元交给孙子,“阿公说,这是棺材本,如果我阿嬷先走的话,我们要好好安葬她,让她走得风风光光”。(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3-1-29 13: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3-1-29 22: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