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纵火案莫焕晶被判死刑 能给保姆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保姆纵火案莫焕晶被判死刑 能给保姆行业带来什么改变?2月9日杭州中院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杭州保姆纵火案又一次引发了道德思考,一个深陷赌博的人可以投身保姆行业,一个备受雇主恩情的保姆,多次盗窃,最终策划一场谋杀案。一个 “杀手”就在你的身边,如何保障自己安全是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案件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案件背后的成因却值得我们深思,相关部门也应该进行整顿:保姆行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规范?
保姆行业的乱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中国传统社会走向城市化,保姆(护工)行业需求越来越大。和建设工程领域有几分相似,由于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保姆行业受到“一定的社会歧视”,从业人员往往以年纪大、学历低等人员充任。然而保姆行业却有具备了一定特殊性,雇主与保姆的关系不能简单等同于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由于吃住一起,保姆具备了“家庭成员”的色彩,进入了雇主的私密空间,因而其本身更需要严格的准入机制。
目前行业的惯例,多是雇主基于信任来选定,通过熟人介绍、劳务公司等介绍来选择合适的保姆,然而这种信任往往没有什么可靠的论据支撑,本案中被告人莫焕晶深陷赌博泥潭无法自拔,并多次盗窃,甚至被前任雇主发现,其仍然可以在该行业内从业,这不得不值得深思。而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保姆市场,保姆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也有一定的行业规制,相对对雇主的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近年来,保姆行业的待遇水平持续走高,甚至有价无市,客观上也具备了对保姆行业进行规制的条件。
健全行业准入机制
完善立法,加强劳务关系的规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将个人之间的雇佣关系排除在外,此类关系属于劳务关系由民事法律关系调整。但是民事法律关系更多强调参与各方自身的权利义务,而缺乏监管部门的监督,而保姆行业有兼顾了人身隶属关系、经济关系不能简单等同于其他劳务关系,因而需要进行一定的法律规制,不能单纯依靠民事法律进行调整。
加强职业培训,严格准入审核;保姆能力和人品不能仅靠市场随机选择,完全靠机率和运气来评判。
成熟的保姆行业需要对行业从业者进行规范化培训,提供规范的服务(包括质量和纪律等)。因而有必要成立相关行业的协会等机构,对行业进行监管。对进入市场的家政公司、劳务公司等设置门槛,需要具备一定的准入资质。对于从业者在加强培训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从业进行一定的审核,建立相对完备的人事档案,从而保障雇主与雇员之间权利义务平衡,从而推动该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顶上 回帖赚积分! 顶上 回帖赚积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