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2854|回复: 2
|
[国内新闻]
复旦交大抢生源争面子,“学生为本”哪去了?
[复制链接]
|
|
<p> 继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措辞严厉的《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后,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通过其官方微博上进行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我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7月3日《南方都市报》)</p>
<p> 高校生源大战硝烟弥漫,愈演愈烈。从背地里暗暗较劲,到面对面针锋相对,在有没有游说学生、骗其修改志愿的事上,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铿锵开唱,前者嗓门洪亮地表示“确有其事”,后者声音高亢地回应“没有的事”,还带着强韧的脸色和底气……看似个个义正词严,但句句隐喻着让人不安的成分。</p>
<p> 在高招问题上,上海高校上演“两国杀”,恐怕离不开一个背景,2011年是全国高考人数“跳水”幅度比较大的一年,作为同城院校,生源对象也几乎相同。同为名牌院校,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录取分数低于同一档次的同城院校。</p>
<p> 但显然,考分不是价格、学生不是产品、学校也不是商贩,招生,归根结底是用正确的教育理念选择可造就之才,其前提是建立在良性竞争与诚实有信的基础上。而更重要的则在于,各高校需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变为“教而得天下之英才”,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特色的突出招纳贤才。而此事件中,两高校你一言我一语地唇枪舌战,似乎都是为了“争面子、捞声誉”,全然不见“反躬自身、以学生为本”的影子。</p>
<p> 眼下看来,谁也说不清“高招门”的真相。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轰轰烈烈的上海高招生源“两国杀”注定“没赢家”,打击的是教育行业的形象,让民众悬于高校诚信之上的心灵愈加脆弱―――如何将“拼生源”转化为“创一流”,如何捡回高校迷失的公信,如何找回教育者走丢的责任,或许,这才是真正令人纠结的问题。</p>
<p> 复旦交大唇枪舌战,似乎都是为了“争面子、捞声誉”,“反躬自身、以学生为本”的影子全然不见,令人汗颜。
</p>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1-7-6 19: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1-7-6 23: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