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区内不按喇叭,你做得到吗?
本报记者_柯明娇 周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生活中,刺耳的喇叭声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心情,还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日,记者在晋江市区多个禁鸣路段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司机在禁鸣区还是我行我素,喇叭依旧“声声不息”。
普照社区禁鸣区
喇叭声此起彼伏
中午12时许,记者站在普照社区一块禁鸣喇叭的交通警示牌下,虽然警示牌赫然写着“进入市区禁鸣喇叭”几个大字,但“嘟嘟嘟嘟”的喇叭声依然不绝于耳。二十米开外处是一个红绿灯灯控,记者发现,当绿灯开始闪烁时,有些汽车在离灯控近十米处就开始长按喇叭,十分刺耳。
记者现场测算,短短十分钟内,过往机动车的喇叭声就响了45次,还不包括从其它方向传来的喇叭声。
“早上6点多至晚上11点半,断断续续都能听到喇叭声,禁止车辆鸣喇叭规定形同虚设,吵死人了!”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就住在普照社区马路边,当初在此处租房,主要是考虑到离公司近,可没想到的是,搬进来的第一天晚上就被来往车辆的喇叭声吵得睡不着觉,尤其是看书的时候,这些刺耳的声音让她越来越烦躁。
泉安中路市标转盘处
公交车一路“高歌”
下午2点,记者又来到泉安中路晋江市标附近,一块全路段禁止鸣喇叭的交通警示牌立在了路边显眼处。然而,圆盘处来自四方的车辆相冲突而造成拥堵,焦急的司机们不断鸣着喇叭,一起“高歌”。
“嘟!嘟!嘟!”一声长达十多秒的喇叭声引起了路人的不满。原来,这是一辆15路公交车发出的噪音,它开过“市标”站牌后便开始长按喇叭,直到市标圆盘。
“明知前面有很多车,一直按喇叭有什么用?”一位正在路边店门口看下棋的蔡女士抱怨道。记者经测算,同样是十分钟之内,过往机动车发出的喇叭声有80余次。
晋江市医院大门口
鸣喇叭情况较好
下午3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晋江市医院门口,发现虽然此地乱鸣喇叭的情况比上述两个地方好一些,但仍有部分私家车很不自觉地发出喇叭声。
为此,记者询问了一位抱着小孩等车的妇女。她表示,医院门口的喇叭声还好,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鸣喇叭主要是暗示路人来乘坐,长鸣也是为了提醒周边车辆慢行。”一位摩的师傅这样解释道。同样在十分钟内,记者测算该路段发出的喇叭声有30余次。
说法:
晋江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一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福建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规定,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的违法行为,给予警告罚款20元。“还是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减少噪音污染,共创文明城市。”他表示,由于中心市区交通流量大,车速快,交通结构复杂,鸣喇叭的机动车通过时,难以识别,取证较为困难。
后记:
市区禁鸣喇叭为何禁而不止?除了依靠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之外,最重要的是靠司机自觉遵守,少按一次喇叭,就多一分文明。遇到交通高峰期拥堵,心平气和地停一停、等一等、让一让,莫将急躁的情绪传染给他人,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
文明36计之“心平气和”
解释: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典故: 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