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4704|回复: 3
|
[本地新闻]
东石光渺石菌自然村黄氏后人意外发现康熙年间圣旨
[复制链接]
|
|
近日,晋江东石镇光渺村石菌自然村的黄氏后人打算对祖厝进行返修时,意外发现一道康熙年间的圣旨。几日来,这事成了石菌黄氏族人热议的焦点。昨日,记者在东石镇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引荐下,目睹了这道“圣旨”;虽有些地方破损,但仍可看出是清朝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七月十九日皇帝封赠的诏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抬头。
翻修祖厝 意外发现圣旨
位于石菌自然村的菌江黄氏二房埕顶份泉山公派下五世祖厝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败不堪。近段时间,村里的黄氏后人商量着,打算对祖厝进行翻修。
7日下午,石菌村的黄氏后人对祖厝进行翻修前的最后清理,请出祖先牌位及公妈龛时,一个包裹严实的竹筒状物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虽然这个物件此前一直就放在公妈龛上的祖先牌位旁,但平日里黄氏子孙后代谁也不敢动。
在黄氏家族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见证下,该物件被小心地打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里面存放的竟是一道康熙年间的圣旨,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要不是此次要翻修祖厝,这道圣旨可能一直不会被发现。”石菌村65岁的老人黄永顺表示,他是大约20年前最后搬出祖厝的一户人家。当时祖厝里最多曾住着五六户人家、30多口人,而圣旨就一直存放在祖厝的公妈龛上。
黄永顺说,“文革”期间“破四旧”时,他父亲和弟弟曾将装有圣旨的老物件藏匿在祖厝地下才免遭破坏。由于祖辈人都有告诫公妈龛上的物件不能随意触碰,所以后来该老物件虽被挖出,但没人知道里面封存的是什么。
2.5米长圣旨精致奢华
昨日下午,黄氏后人在祖厝里向记者展示了这道意外发现的圣旨。
打开层层的包裹,圣旨被封存在一个已经泛黑的竹桶里;打开竹筒盖子,首先看到的是包着圣旨的黄色锦缎;摊开圣旨,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长2.5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的金色多层织锦,织锦上铺满白色丝线织成的祥云底纹。整件圣旨看起来既雍容华贵,又精美细腻。
圣旨的首尾两端织有双龙图案,织锦上圣旨的具体内容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右侧为汉文、左侧为满文,中间有两处褪色的红色方块,轮廓清晰,应为御玺朱印所留。右侧的汉文是用毛笔写的,为端庄而灵秀的楷书,让人称奇的是,尽管已有300多年,但圣旨墨迹仍然光泽不减。左侧的满文好像是用黑色的丝线织上去的,非常规则整齐,如同手书一般,应为朝廷的能工巧匠所做。
将请专家鉴定并修复保存
翻阅石菌村黄氏家谱,有关圣旨的内容也同样有记载。石菌村的老人们介绍,这道圣旨应该是封赠给祖上获封怀远将军的泉山公及其夫人的,不过具体内容还有待专家考究解读。
目前,石菌村的黄氏后人已经联系上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这几日他就将前往现场对该圣旨进行鉴定。
“这道圣旨应该是真品,除家谱有记载外,以前东石还有一座怀远将军墓地,不少老人还曾去祭拜过,只是近些年没有注意保护,目前已经找不到墓地。”目前负责保管该道圣旨的黄氏后人黄小平表示,待专家鉴定后,他们将对圣旨进行妥善的修复和保护,并复制一份存放在翻修后的祖厝内,以示后人。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5-1-11 22: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5-1-12 01: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5-1-13 14: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