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4202|回复: 2
|
[国内新闻]
中国教育症结何在?
[复制链接]
|
|
中国教育症结何在?
刘更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这些典故为人的一生指明了“钱途”,在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功利教育,与之相匹配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是社会财富控制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的必然产物。素质教育游离于这种体制之外,是统治阶级和富豪的专利。
步入小康社会后发现,现行教育制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必须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所以,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制度取代应试教育制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名的《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方面。其中,一、二项是生物性需要,三、四项是是社会需要,第五项是精神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活动第一推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然而现实表明,在较低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较高需要未必一定会出现。很多人在拥有远远超过自身生存所需,达到奢侈水平后依然沉溺于物质享乐和对财富的追逐之中,而没有出现任何精神需求迹象。只有极少数人,在生存所需得到基本满足后,便开始了自定义是崇高的精神追求。设每个人的潜在需要为一个常量,那么,不同的人之间,其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的比例大相径庭。可以断言,人的需求在结构上的这种差异,是判定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惟一标准。素质是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的总和,与学历、职位高低,财富多少无关。精神需要是灵魂的需要,物质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对物质一无所需是神,安贫乐道者是贤。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处于相对平衡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物质需要,而完全没有精神需求是禽兽。
小康社会是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问题已得到基本保障的社会。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体现在物质欲望是继续上升、继续膨胀还是精神欲望开始上升并渐成主导。人生最美好的享受是心灵的高兴,是成就欲的满足,而真正的高兴与金钱的多少无关。奢华不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钱可以买名画、名著,但买不来欣赏;钱可以买高级钢琴,却不能让你的手指下流淌出美妙的旋律;钱可以买到色情服务,买不到真正的爱情。
贪欲是一种对金钱、权利、情欲的占有欲望,与自身金钱的多少无关。一个人假设以追求奢侈生活为人生目的,就会为贪欲所控制。如成语欲壑难填形容的那样,贪得的欲望太大,象深沟一样难以填平。贪欲使人心无良知,目无法纪,极易被欺骗、收买和利用。这样的人,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为民必刁,为商必奸,为官必贪。
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历来都是把名利作为最主要的激励机制,认为有了名利才能出人头地,美梦成真,名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追名逐利天经地义。这使得假大空套的说教在名利教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显然,当今社会出现的大面积腐败现象与中国传统的名利教育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然而,贪欲又是痛苦之源。贪欲使人堕落,引来牢狱之灾,家庭纠纷,亲情离散,心情抑郁,病魔缠身……如今,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正如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说:“导致痛苦的不是贫困,而是贪欲。”
精神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关爱自然、助人为乐。认为,物质带来的高兴是有限的,而精神自由带来的高兴才是无限的。所以,只把获取金钱视为保证基本生活质量和实现更高人生理想的手段。
索取与虚假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奉献与真诚是素质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就是要让人牢记奢侈和挥霍永远是可耻的这一格言,树立起新的财富观。要懂得运用正当手段获取财富是人生重要成就。获取不仅是为自己,同时也是为全社会,在获取过程中要敬业,在获取后要节制物质享受欲望,让财富回归社会。
社交需要在管理心理学中也叫归属与相爱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亲情、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后,社交需要就会凸显出来。希望和人保持友谊,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有所归属,成为群体的一员,这就是人的归属感。在交往过程中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而得不到身边人的关怀,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情绪低落,对环境不满,工作、学习成绩下降。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和艺体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社交需要得到满足。
马斯洛认为,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精神需要。受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需要是希望在各种不同境况下,有能力、能胜任、充满信心、独立自主、有自己的审美情趣。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形成的。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的需要。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终生的求知欲。明确只有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掌握,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获得尊重的惟一途径。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1-9-12 03: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 |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1-9-12 13: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