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3776|回复: 1

[国内新闻] 追问杨六斤事件真相:广西卫视否认摆拍、演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 0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3日,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播出了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新街村励志孩子杨六斤的故事之后,目前杨六斤的个人实名账户上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500多万元,但在杨六斤成为新闻人物的过程中,“杨六斤并非节目中那般孤苦无助”、“政府赴深圳抢人”、“家属侵占爱心款”等舆论引发了更多关注和一些质疑。
  29日,广西卫视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质疑当中参有不实的内容,并对公众所产生的三大疑团进行澄清。
  身世之疑
  杨六斤确是当地最贫苦、最要关爱的孤儿
  6月27日,某报记者刊发了题为“杨六斤身世堪怜 但并非节目中那般孤苦无助”的文章,称杨六斤并未五年独居,且在校享受政策补助,在家有邻居亲戚照顾,并非节目所呈现的那样。此文一出,立刻引发了公众对于杨六斤的身世质疑。
  据广西卫视相关负责人向广西新闻网记者介绍:广西电视台播放的公益节目中杨六斤的生活片段,虽然是用情景再现方式,去充分描绘了之前几年孩子生活孤苦的状况,与此同时,政府给予低保补助、学校老师对其照顾、亲属帮扶等也是事实,但这并不能说明杨六斤“并非孤苦无助”。
  据了解,广西隆林目前有300多名孤儿,而当地政府人员也证明,杨六斤是当地最贫苦、最需要关爱的孩子之一。
  据介绍,杨六斤从2002年出生到2012年7月,一直住在隆林德峨镇德峨村龙洞丫口屯,2006年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杨六斤按当地习俗做为长子留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陆续去世后,当时只有12岁的六斤确是独自一人过了一段日子,直到2012年7月堂哥杨取林把六斤接到隆林德蛾镇新街村马排屯一起生活。父亡母嫁,小六斤只能跟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去世后,身边没有一个至亲照顾,只靠当地村委会及周围旁系亲属和邻居照顾,编导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在六年内连续失去至亲,孩子多年来内心孤苦是存在的,因此杨六斤确实是最贫苦、最需要关爱的孩子。
  那节目中有无“演戏”成分?广西卫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拍摄时,六斤本人对记者说:在没到堂哥家住之前,自己在老家吃过很多野菜,肉食以捕鱼为主。电视拍摄用孩子吃野菜、捕鱼的画面还原过去的生活,对于孩子吃了那么多苦,不能不表达,因而节目在有限时间内高浓度表达孩子的吃苦耐劳、励志向上,这是电视拍摄的情景重现基本方法,并不是“摆拍”、“演戏”。                                    “抢人”之疑
  “政府抢人”说法不实
  6月24日,某报刊发了题为“哭喊着不愿走 杨六斤仍被带走”的文章,并配以杨六斤和深圳康桥书院师生分别时痛苦的照片,一时间,“政府赴深圳抢人”、“家属侵占爱心款”的质疑在网上铺天盖地。29日,广西卫视向广西新闻网记者播放了一些采访深圳康桥书院院长以及杨六斤家属的视频(网络上已有),证明“政府抢人”的说法不实。
  采访视频显示,当事方之一的深圳康桥书院院长韩冀在23日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广西当地的政府、媒体、学校的校长、他的堂哥,对这个小孩十分关心,他们到学校来希望把小孩接回去。我们通过友好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开始(指6月20日)我们有一点小小的误会,但是通过沟通,这种误会已经完全化解了。”
  此外,韩冀还说明:“广西的客人到这边来跟我们讲了几点:一个是领养也好,长期学习生活也好,要履行规范的手续。当地(广西隆林)的政府、教育局、民政局,他们也希望这个小孩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第二点是这个小孩有很多人在关注他,有了一些捐款。小孩离开广西半个月的时间,有一些谣言说他的堂哥是不是独吞了捐款,把人打发走了。”
  广西卫视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所有记者都记录下了这一画面,韩院长强调了这是个“误会”,但这一信息却在之后的某报的新闻中被屏蔽了,原本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实,经过网络放大后,却被刻意曲解炒作为“政府抢人”、“家属侵占爱心款”。这些铺天盖地、曲解本意的文章对年仅十几岁的孩子杨六斤会产生很大的困扰。                                                                                                   公益之疑
  节目立足公益,善款直达受助人
  面对500多万元的巨额爱心款,以及“抢人”的质疑,广西卫视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第一书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目?据广西新闻网记者的了解,“第一书记”是广西政府针对贫困农村,选拔年轻党员干部充实到贫困农村的第一线,带领当地群众走出脱贫致富路的一项举措,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经有3000多位年富力强、有较高学识与能力的优秀青年进入到广西3000多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并且为当地创造了财富,带领村民们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29日,广西卫视相关负责人向广西新闻网记者表示,《第一书记》是一档公益节目,目的是给"第一书记"这些基层扶贫干部一个展示的平台,从励志孩子的“点”到整村产业脱贫的“面”,帮助"第一书记"寻找和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和爱心力量,争取达到一期节目帮助一个贫困村的目标。节目除了介绍像杨六斤一样的励志儿童之外,更重要的是,每期节目都会介绍贫困村的扶贫产业项目,帮助他们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
  为了让爱心得到最直接的落实,节目采用了全透明、最放心、最直接、零环节的直捐方式,爱心善款直接到达励志儿童的个人实名账户和村民理财小组的联名账户,避免了爱心善款被挪用、被克扣的风险,捐助人和受助人用最朴素的直捐方式,点对点对接,面对面帮扶。并且在节目之中可以看到,每一位受助孩子的银行卡都是由与节目组合作的银行直接为孩子们办理的,因此当受助账户里面金额变动较大的时候,银行会第一时间知道,并与节目组有所沟通。
  这次杨六斤获捐的500万元爱心款,也是直达他的个人实名账户的,如何使用这笔巨额善款呢?广西卫视表示,这是社会各界对杨六斤的捐助,善款使用首先要尊重受捐助人及其监护人的意愿。
  真假之争
  新闻是客观现实的记录 杨六斤事件真真假假究竟有几分?
  据广西卫视介绍,《第一书记》从今年2月份开始筹划拍摄,4月开始陆续播出,广西卫视对这档公益节目的制作播出寄予很大的期待,希望能通过这档国内首个公益扶贫节目,为广西电视行业,为电视扶贫走出一条新路子,为此特意外出取经以及遍邀外援。从请来牛群担任主持,到邀请友台摄制组成员加盟,从扶贫项目到资助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对于节目中的典型人物精挑细选,为的就是做出有故事、能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的节目。
  杨六斤不是第一个出现在《第一书记》中的贫困孩子,这档节目之中还有过上山捕捉田鼠回家打牙祭的瑶族男孩;还有的乡下孩子在节目中说出自己“六一”愿望,却是那样的让人心疼:“我的脚生病了,我现在不能去学校上学,我希望我的脚可以治好,这样我就可以去上学了”;“我妈妈病了,经常随便的抓狂,我希望我妈妈的病可以快点好”;“家里妈妈和外婆生病了,希望她们可以好起来。”被采访的孩子们这样对主持人说,这些孩子从没为自己索要礼物,却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可以过得好好的。
  孩子的世界都是纯洁的,孩子的心灵是没有立场的,因此孩子们容易被外界的情绪所干扰,他们会为一点点的满足开怀大笑,也会因为情绪的波动嚎啕大哭。当孩子的笑脸和眼泪被大人操纵之后,背后延伸出来的故事,我们应该相信谁?
  广西电视人从他们想帮助孩子的角度出发,解读了杨六斤的贫困,展现了杨六斤内心对“爱”、对“温暖”的渴望;某报人看到的,却是杨六斤受助了500万元,看到了“莫须有”的有人要侵吞资助善款,还看到在政府低保资助,老师关爱之下,杨六斤从今年春节之后吃住在校,只有周末是一个人独居,独居日子不到25天……
  造成杨六斤这一特殊个案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变故,他面对暂时贫困所展现的乐观向上、励志感人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关爱,其实是社会大爱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是社会各界对杨六斤坚强乐观、励志向上精神的肯定,大家帮助的其实不是“贫”,而是“志”。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内心去印证自己的世界,你看世界是黑暗的,它乌云盖顶;你看世界是光明的,它阳光灿烂!(记者邓昶 陈仁义)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4-7-1 0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__^*) 指点系词……激扬文字……回帖长分数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