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95岁亲家母,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一个每天能喝1.5斤白酒一个每天只喝稀饭牛奶

骆凤老人在农村长大,年轻时干体力活,年老了胃口仍很好,还爱喝酒。

城市生活给了林碧珍老人安静的性格,年老后她仍早睡早起,习惯粗茶淡饭。 核心提示
骆凤老人喝一口白酒,咂咂嘴,满足地笑着;林碧珍老人舀一勺稀粥,慢慢喝,吃得很香甜。68岁的陈泉水笑着向记者介绍:“我母亲骆凤和岳母林碧珍现在都95岁了,精神好着呢!”昨日,记者来到两位老人家中,聆听她们的长寿之道,发现她们虽然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但却都有着宽心、乐观的生活态度。□记者 许雅玲 实习生 桂晓芳 文/图
母亲:
每天大鱼大肉 渴了端起酒瓶就喝
陈泉水的母亲骆凤老人住在泉州市区少林路后茂路。昨天下午5点,她正在门口扫落叶,看到记者来了,便热情地笑着招呼进去坐坐。房间不大,但很干净,桌上的东西摆放整齐。陈泉水说,母亲爱干净,每天都要打扫房间。有时,看见家门口的街道脏了,她也要拿着小扫帚打扫。
门后挂着的塑料袋里装着一些蛋糕和牛奶。陈泉水介绍道,每天早上,老人会吃点蛋糕,喝点牛奶,一般中午和晚上都是吃地瓜稀饭,“鱼啊肉啊都爱吃,不挑食。”记者看见,桌上摆着三瓶酒,有白酒,有药酒,这些都是老人的日常饮品,渴了她就喝点。“每天能喝掉一斤半白酒呢!”陈泉水说,母亲是在惠安农村里长大的,习惯干农活,年轻时和父亲在食品厂做屠宰工作,干活累了就喝两杯,慢慢有了“酒瘾”,“刚开始都用酒盅喝,后来直接拿起酒瓶喝。”
岳母:
每天牛奶白粥 只喝粥汤不吃米粒
随后,陈泉水带记者来到泉州市区兰台路一小区。按响门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开了门,这就是他的岳母林碧珍。老人正在吃晚饭,桌上放着白粥和一小锅煮好的肉。她坐下来,舀一勺白粥送到嘴里,细细吮吸着粥汤,然后把一颗颗米粒吐在盘子里。陈泉水解释道,岳母的牙齿掉光了,嚼不动食物,吃粥都只喝粥汤,不吃米粒。
随后,老人从肉锅里舀一勺肉汁淋在白粥里。“她口味比较淡,每天三餐就是喝点白粥,有时喝点牛奶,不吃别的。”陈泉水说。虽然饮食简单,但岳母吃得美滋滋的。他介绍,岳母在市区长大,生养8个孩子。年轻时,丈夫当会计挣钱,她则在家照看小孩。城市生活给了老人安静的性格,如今她也是早睡早起,粗茶淡饭。她每天都会爬两趟楼梯,将这当成日常运动。老人的记忆力也不错,8个孩子的电话号码都能背出来。
环境:
一个农村一个城市 生活不同心态都乐观
两位老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和成长环境有关。陈泉水说,母亲生在农村,以务农为生,岳母生在城市,是家庭主妇,“所以,母亲胃口好,食量大,也喝酒,岳母则饮食清淡,偏安静。”不过,两位老人都能生活自理,如洗衣服、洗澡、煮饭等,而且都特别爱整洁。豁达、乐观的心态,是她们健康长寿的共同原因。
如今,骆凤老人已是五代同堂,林碧珍老人也是四代同堂。10月7日是林碧珍老人的生日,儿孙都来到家中为她庆祝生日。看着儿孙挤满三桌宴席,老人笑得合不拢嘴。陈泉水说,每天他都会去母亲家看看,去岳母家坐坐,“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我家有两个长寿老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