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查看: 3350|回复: 2
|
[本地新闻]
水头等地孝子寻母令人动容 “运动式”寻老盼早日制度化
[复制链接]
|
|
家属可以将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有何疾病等基本信息填写在纸片上,放入“表盘”后,再盖上盖子。
相关新闻:
外来工寻母 访遍内坑镇等周边城乡 母亲仍无音讯
水头出现疑似失踪的母亲? 双城接力南安警方助孝子寻母
厦门男子微博寻母 引发全城大搜索
核心提示
连日来,发生在我市的两起寻找老人故事备受关注,王琦和洪剑寻母散发出宝贵的正能量,令人感动。“全城寻母”确实可贵,但除了这种从媒体到热心人士、警方的“运动式”寻老,许多人也在寻求更有效的救助方法。如何建立常态化的助老机制,让“运动式”寻老转变为“制度化助老”?记者就此深入采访。
泉州晚报讯 记者许雅玲 石伟琴
进展:
寻母路艰难 催生寻亲网
在母亲走失的第三个星期,江苏人王琦在寻母过程中发现几点:微博的生命力比较短暂,热度难以持久;报纸、网站针对性强,信息搜集全面。在寻母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些寻找走失亲人的家属,萌生创建帮助大家寻找走失老人的公益网站的想法。当时,不少热心市民积极参与网站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网站一直未能成形。
近日,王琦找到一家网络公司,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把“爸妈回家寻亲网”做了出来。“因为体会了这样的一个寻找过程,更觉得做这个网站非常有必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一个平台。”王琦饱含深情地说。
昨日,“爸妈回家寻亲网”初步建好,王琦把本报相关报道链接到首页。本社旗下的福建重点新闻网站“泉州网”(www.qzwb.com)也将“爸妈回家寻亲网”(www.bamahuijia.com)链接到首页。两网为爱合作,共享信息。目前,“爸妈回家寻亲网”已刊登另外7则寻亲启事。
现状:
痴呆病患增 走失老人多
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老人痴呆患病率为4.2%。目前,我市有60周岁以上的老人7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3%,其中百岁老人249人。近年来,随着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年人数量的增多,走失的老人也越来越多,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时报道寻人启事。
据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凯介绍,老年痴呆症患者早期开始丧失记忆力,中期时连熟悉的人都无法识别。因此,当此类老人走失后,只有通过找寻的办法,才能让他们回到亲人身边。
近年来,许多人利用微博寻亲,王琦找妈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记者在微博中输入“泉州寻人”等字眼,发现在这些寻人的微博中,如果是有关老人走失的,80%都是因为老人患有痴呆症。10月8日,网友“@卓越兄”发了一条“你幸福吗?她的家人正不幸福着!”的微博,来自重庆的80岁石老太太患有老年痴呆,在泉州走失后,她的家人四处张贴寻人启事,被“@卓越兄”遇见发至微博,网友们希望能让老太太一家人幸福起来。
原因:
专业机构缺乏 家庭偶尔疏忽
“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未查出老年痴呆症病因,也没有药物能够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来延缓病情的发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蔡若蔚说。
事实上,每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都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家庭的生活。“我父亲患老年痴呆症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他很喜欢外出散步,可是每次出去都需要亲人陪伴。”市区王先生说,他父亲也曾经走失过,幸运的是,刚好碰到熟人,被安全送回家,“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让老父亲随便出门,如果再次走失,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回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中年人、青年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力不从心,无法日夜陪伴痴呆症老人。“希望有一个专门照顾失智老人的机构,让我们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也让老人多一些交流的渠道,这对于老人身体的恢复,应该会有好处。”在企业上班的陈先生说,他的母亲也是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为此可没少操心,可附近并没有这样的机构。
解决:
多方齐配合 制度化助老
当老人走失之后,家人总是费尽心力想要找到他们,甚至不惜重金。除了王琦10万元悬赏寻母,还有网友在微博上刊出1万元酬金找妈妈。11月16日,这位网友的妈妈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在厦门湖里区走失。
贴寻人启事、分发寻人宣传单、听到类似消息就赶赴现场……媒体为他们扩散寻亲消息,警方开展地毯式搜寻,这样的“运动式”寻老,虽然对找回走失的老人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此巨大的社会投入,不是常态也不可持续。有关方面统计,预计到2050年,我国每3人中便有1名是老年人。到那时,养老助老将不仅是子女和相关机构的问题,更应成为社会统筹考虑的一部分。建立常态化的助老机制,或许才是真正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防范老人走失的几种办法
社区:居家养老
对于患痴呆的老年人来说,亟须专业的养老服务。有的居家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一是家庭不具备长期照料、康复护理的设施和条件,二是失智老人需要24小时服务,家庭成员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难服侍周到。如果雇用家政人员,不仅费用大,而且很难雇到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的养老服务人员。
居家养老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泉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以有偿、低偿、优惠服务为主,政府购买服务为辅。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说,“金山模式”和“丰泽模式”代表了目前城市居家养老的两种典型模式。“金山模式”主要惠及的是中等收入家庭,“丰泽模式”主要服务中上收入水平的家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产阶层”将会成为社会主要人群,无论是从泉州,还是从国内看来,自发形成的“金山模式”,都将成为未来居家养老的范本。
子女:尽心照护
防止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出走,最根本的是家中要有人看管和照护,安排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如果照护人有事外出,应找亲戚、朋友或邻居临时看管一下。
技术:gps定位
目前,市场有不少带定位功能的老人手机,在手机内设置监护人号码后,子女或者监护人可以发送“紧急定位”指令查询老人所在位置;还可设置电子围栏功能,当携带手机的老人离开围栏区域后,监护人会收到报警短信,得知老人位置。
另外,一些微型定位手表、定位器也很容易被老人接受,而且美观实用。定位器是基于gps技术的定位设备,内置有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终端,用于将gps模块获得的定位数据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传至网络服务器上,从而实现在电脑上查询终端位置的功能。不过,定位器主要受信号基站的覆盖率和参照物等情况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可能导致定位的偏差。有购买此类产品的家人,不能完全依赖定位器而放松警惕。
政府:设立机构
记者从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处获悉,目前我市并没有专门照顾或者接收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养老机构。
“每一位不同的患者,行为表现都不一样,而他们又像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一旦有要求,就渴望得到满足。”商黎霖说,如果要照顾失智老人,一般让他们住包房,才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目前我市的养老院很难能够接收这些老人,而福利院更少。这类老人一般都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他们甚至可以归到失去自理能力的人群里。但我市能够接收的机构并不多,更没有专业的照看护理中心。
有市民建议,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福利保障机构。
老人走失以后的寻找办法
网络:信息共享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有关寻亲网站的词条超过一千多万个,但走失人员刊载信息滞后,而且各平台间沟通不畅,没有共享,能发挥作用的并不多。一名寻亲者往往要在几十家寻亲网上找线索,费时费力。此次,本报联合王琦,将“爸妈回家寻亲网”和“泉州网”两个平台联合起来,使本地寻亲信息能同时发布到“爸妈回家寻亲网”和“泉州网”,两网产生互动和沟通,促进信息的扩散。同时,微博也是当今时代共享信息的重要平台。利用微博发布寻亲信息时,最好配上照片和详细的个人信息,以让网友能及时核对。
救助站:收容救助
一般情况下,如果走失老人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亲人,就会被送往救助站,以解决生存问题。据市救助站陈站长介绍,到目前为止,市救助站共接收了近100名走失老人,这些老人大部分都患有老年痴呆症。当走失老人被送到救助站后,工作人员一方面积极与媒体联系,通过媒体发布寻人启事,让其亲人看到报道后与救助站联系。另一方面则不断与老人交流,通过口音、穿着等细节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将信息进一步反馈至派出所。市救助站提醒,如果家里有走失老人的,可以咨询市救助站是否有相关的信息。
警方:联动搜索
市民在发现有走失老人之后,要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将老人送到辖区派出所。如果老人意识仍清晰,在询问老人的住址、亲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之后,或者让亲人将老人接走,或者送老人回家。如果遇到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在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时,只能将其先送往救助站。而市民如果家里有走失老人,要尽快报警求助。
除了依靠资料寻找,警方也会通过媒体取得更多有效信息。
媒体:消息扩散
市民在发现老人走失后,可向当地或老人可能前往的地方媒体求助,媒体对老人的基本情况和照片进行报道后,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增加寻到老人的机会。闫秀花在厦门走失后,厦门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后来,王琦辗转到泉州、漳州寻母,三城媒体接力,媒体协助寻亲,发动更多市民加入寻亲队伍,扩大寻亲范围,成功几率也更高。
相关新闻:
在本报及警民帮助下—— 走失母亲回家了
泉州晚报讯 (记者廖培煌 实习生陈俊超)本报昨日第8版报道陕西来泉务工人员洪剑,将母亲带到晋江池店镇潘湖村一起生活,可在15日清晨,母亲失踪了。几天来,洪剑起早贪黑,每天行程数十公里寻找母亲。昨日,洪剑开心地给记者打来电话报喜:“我母亲找到了!”
本报报道见报后,有多名读者致电本社96339提供线索。昨日,南安水头派出所民警通知洪剑,他母亲找到了。当天下午5点,洪剑夫妇赶到南安市儿童福利院接回母亲。
水头派出所民警介绍,19日他们接到群众报警,有人发现一名老妇在一加油站附近晃悠,可能找不到家人。民警将老妇带回。老妇不会讲普通话,口音很重,民警们怎么沟通都问不出太多有效信息。幸好老妇写出自己的名字“赵勤业”和儿子的小名,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她的别名,应为赵庆业。根据“赵勤业”和其儿子的小名,民警在信息系统上多方查找,但没有收获。
当天,民警将老妇暂时送往南安市儿童福利院安置,并发出协查通报。昨天,本报大篇幅报道孝子洪剑寻找母亲的故事,民警看到这条报道,发觉洪剑寻找的母亲赵庆业与他们接警安置的老妇“赵勤业”很像。同时,报纸上刊登洪剑手持的《寻人启事》中,留有洪剑的联系手机,民警据此找到了洪剑。
“感谢《泉州晚报》,感谢水头派出所,感谢所有好心人!”洪剑感激地说,母亲说她走出房间后突然忘了怎么去工厂和回家,便穿行大街小巷,沿着公路走,不知道走到哪里。在19日被民警接走之前,母亲一路上遇到不少好心人,有的给她吃的、喝的,还有人给她一件厚厚的外套,昨天他母亲还穿着这件外套。
洪剑说,他将在母亲衣服上写上地址,同时为她配一部老年定位手机,方便母亲迷路时顺利回家。
|
-
“黄手环”有助寻回走失老人,市民可参照制作相关标识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2-11-23 13: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
发表于 2012-11-24 06: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
|
|
|
|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