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506|回复: 2

贫困夫妇养弃婴13年仍为黑户 上学交万元赞助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0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就是在这个小档口,阿惠被遗弃。如今,这个档口成了支撑谢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几多“黑户”弃婴愁煞养父母,广州好心人谢永强夫妻就遇到了困惑
傍晚,凄风冷雨。57 岁的谢永强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到家,悄悄上二楼看了看,13 岁的小女儿阿惠正在写作业。他返回客厅,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望着饭桌上的一张弃婴证明,长叹了口气。
这是广州天河区沙东大街,城中村里的一间简陋小屋,广州入冬最冷的几天。谢永强的“心病”已经困扰了这个家多年,他最疼爱的小女儿阿惠,其实是捡来的弃婴, 至今是个没合法身份的“黑户”。夫妻俩为了给阿惠找回身份,奔波求助多年,毫无结果。眼瞅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却没法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上学、买保险、出行、找工作以及将来的成家立业……都成了不可逾越的屏障。
身世 “被弃”的孩子
谢永强和吴其珍夫妇是广州人,有三个孩子,小女儿阿惠是他们“抱来的”。
1998 年3 月的一天上午,开士多已经11 年的吴其珍一如既往地在档口忙活。8 时多, 一个30来岁的女子抱着个婴儿在小店旁边转悠, 吴其珍好心地示意她在店口的小凳上坐下歇歇。“她没买东西,过了一会儿,用普通话跟我说‘大姐帮我看下孩子,我去下厕所’”,吴其珍说,公共厕所就在小店旁边,站在店里就能看到。半小时后,还不见人出来,吴其珍抱着孩子去厕所找,却发现里面根本没人。打开女人留下的行李包,里面只有奶瓶、奶嘴和一支玻璃瓶装的炼奶。吴其珍说,怀中的婴儿出生不久,身子已经洗干净了,用一件大人的衣服包裹着,“我那时想,肯定是她妈妈不要她了”。
谢永强现在知道了,当年要是第一时间报警,事情或许不会搞到今天的地步。“当时也不懂,街坊们也不知该怎么办”, 谢家夫妇就这样一直盼着,希望那个不辞而别的母亲回来领走婴儿,没有报警求助。“如果她回来了,我们却把孩子弄丢了,那可怎么办? ”谢永强没想到,正是当年朴实善良的想法,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陌生女子一走十多年,再也没有回来。阿惠也在谢家渐渐长大,谢永强夫妇之前育有两个孩子:
哥哥阿星和姐姐阿贤。一家四口慢慢习惯了有阿惠的生活。
上学 “黑户”的无奈
阿惠的到来, 曾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许多的欢乐。尽管多一个人,给原本拮据的家庭,增添了不少的负担,谢永强夫妇仍觉得,辛苦点,挺值得。
但阿惠读书开始,“黑户”带来的“麻烦”也接踵而至。没有户口,就没身份证,读书、交学费、买医保、出游买票等等,一堆的麻烦蜂拥而至。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只能读私立的,“上小学时,因为没户口,一次性交了一万五千块赞助费,每个学期还要比别的孩子多交400 多块学费”,吴其珍说。
前年升初中, 阿惠的小学班主任杨老师多次找吴其珍说,阿惠读书好,希望尽快解决阿惠的户口问题,让阿惠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公立学校。但成绩再好,因为没户口,阿惠还是被公立学校拒收了。谢永强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咬咬牙,送阿惠读了每年8000 多元的私立学校。
自从阿惠上学后,因为没身份证开户,不能通过银行转账,学校每次收费,谢永强夫妇都要拿着身份证、户口簿和各种证明奔来跑去,往往要折腾几天。上学后,每年80-100 元的医保费,因为没身份证也办不了,但学校说不买不行,后来在学校的帮助下编了个号码填上,把钱交了。谢永强夫妇并不知道,这样买来的医保,能不能保护女儿阿惠。
谢永强和妻子多年来形成一个默契: 不管小女儿的事给家里带来多大的苦恼和麻烦, 绝不在阿惠面前提起。
困惑 曾经想放弃
在街坊邻居的眼里, 谢永强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善良,脾气好。为了阿惠户口的事,谢永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四处跑,常常停半年工,再打半年零工。
阿惠的事, 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无休止的“麻烦”,曾让谢永强夫妇一度觉得吃不消。吴其珍说,因为有了两个孩子,刚开始并不是很想要阿惠,也曾试着将阿惠送走。谢家一个叫巫芳的租户曾把阿惠带回茂名老家, 几个月后, 又把阿惠送回来了,说是儿子要结婚,家人不同意收养。吴其珍觉得,这是“农村人讲究,嫌意头不好”,遂打消了把阿惠送乡下的念头。
说到这里,靠在妈妈背后的阿惠突然转身,默默离开。“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自己的身世”,吴其珍的话里,带着忧虑。
阿惠差点 离开了这个家。“她(阿惠)快上小学的时候, 没有户口读不了书, 我铁了心要把她送走,”吴其珍哭诉道,那次她牵着阿惠的手,在福利院门口站了很久,“我跟她说,如果有人出来带你,就跟着他走”。懵懂的阿惠站在原地,吴其珍走出很远,忍不住回头,望见孤零零的孩子,只一刹那,所有的决绝都融化了。“不忍心,跑回去又抱回家了”,这件事,曾让吴其珍纠结,说起来就掉眼泪。
“丢了她又犯法,养又养不起,我现在想尽一切办法还是不能给她个身份, 越想越不知该怎么办。
这样下去,我真会埋怨是自己害了她”,吴其珍说。
本报今日推出“两会民生调查”
黑孩的命运能否改变? 劳动者能否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法规条例如何更有效地匡扶正气?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青、孙朝方、鲁钇山报道:2012 年广东省两会即将召开。
这一年,广东祭出“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这些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热词。
回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为广东“十二五”提出的核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经济转型抑或民生热词,关心的不再是枯燥的经济数字, 而是实实在在民生福祉。个人的民生幸福如何落实?经济增长如何与民分享? 社会的良善如何彰显? 今天起,围绕建设“幸福广东”,羊城晚报将在两会前夕推出系列调查———“两会民生调查”,敬请垂注。
13 年前, 广州市民谢永强出于良善之心,抚养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13年后, 昔日的弃婴成长为今日的少女阿惠。然而,13 年来,孩子却因身份无法认证,没法成为正常的社会人,上学、高考、买保险、出行、找工作甚至将来的成家立业……都将成为不可逾越的屏障。阿惠不是孤案,这群“黑孩”的命运怎样?幸福在哪里?
2011 年全国24 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增幅22%;2012 年广东、江苏、辽宁均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只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幕缩影。收入分配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的一个重点。而金融危机之后的居民收入增加,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梳理分配不公, 更在于拉动内需,让消费主体的“钱袋子”鼓起来。长期以来广东居民工资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 能否通过民富体现经济发展的成果? 在拉动内需的号角声中, 广东2008 年提出的“工资倍增”计划能否重出江湖?
2011 年的“小悦悦”事件震撼人心。
在一系列引人关注的道德事件中,“道德重建”的呼声除了呼唤良知,更需要法律为道德保驾护航。这引起我们思考———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规条例如何准确地表达社会倡导的道德诉求, 如何将其贯穿在制度设置、程序设计?
黑孩的命运能否改变? 劳动者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否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法规条例如何更为有效地匡扶正气? ……在建设“幸福广东”的民生大工程中, 它们能否成为广东落实民生的试金石?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发表于 2012-1-11 05: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看看咯~~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1 17: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熟脸混来是就我★   
默认签名:关注【安海论坛】 ah77177 微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上一条 /1 下一条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