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操作系统自从开始启动至启动完毕需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就叫做runlevel,同样,当Linux操作系统关闭时也要经历另外几个不同的runlevel,下面我们就准备详细介绍一下runlevel,并向您展示一些小技巧来让您的linux系统避免不必要的重启动。runlevel可以认为是系统状态,形象一点,您可以认为runlevel有点象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Normal,safemode,和Command promptonly。进入每个runlevel都需要启动或关闭相应的一系列服务(services),这些服务(services)以初始化脚本的方式放置于目录/etc/rc.d/rc?.d/或者/etc/rc?.d下面(?代表runlevel的对应序号)。<br /> 在大多数的linux发行版本中,通常有8个runlevel<br /> Runlevel System State<br /> 0 Halt the system<br /> 1 Single user mode<br /> 2 Basic multi user mode<br /> 3 Multi user mode<br /> 5 Multi user mode with GUI<br /> 6 Reboot the system<br /> S, s Single user mode<br /> *****下列摘自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etc/inittab)<br />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br />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br /> # 1 - Single user mode<br />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br /> # 3 - Full multiuser mode<br /> # 4 - unused<br /> # 5 - X11<br />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br /> 多数的桌面的linux系统缺省的runlevel是5,用户登陆时是图形界面,而多数的服务器版本的linux系统缺省的runlevel是3,用户登陆时是字符界面,runlevel 1和2除了调试之外很少使用,runlevel s和S并不是直接给用户使用,而是用来为Single user mode作准备。<br /> linux的运行模式比起windows的启动模式的优势在于:你可以在系统空闲时使用.init工具切换你现在使用的runlevel,另外,当你关闭或者启动linux系统时你已经不知不觉中切换你的runlevel,系统关机进程需要调用runlevel(0或6)来关闭所有正在运行中的进程。<br /> 显示当前运行模式<br /> 刚入门时,你或许对先前和目前正在使用中的运行模式很好奇,runlevel命令可以用来显示这些信息:<br /> $ /sbin/runlevel<br /> 3 5<br /> runlevel命令的输出结果表明最初的运行模式是3,而现在的运行模式是5。<br /> 切换运行模式<br /> 切换运行模式使用telinit命令(root用户):<br /> $ /sbin/telinit<br /> 通常,切换运行模式的目的是重启某些应用进程,比如XFree86,将运行模式从5切换到3将终止XFree86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进程,然后再把运行模式切换到5,XFree86就可以很干净的启动。在做这些工作之前,请确保所有在XFree86下的工作都已经保存,用root用户:<br /> $ /sbin/telinit 3<br /> $ /sbin/telinit 5<br /> 在键入命令之后,你的屏幕可能会显示一些服务启动或者停止的信息。<br /> 在运行模式中加入启动服务<br /> 要在某个运行模式中加入一个启动服务,首先要新建该服务启动脚本,然后把它放置于/etc/rc.d/init.d或者/etc/init.d/(根据你的linux版本有所不同),要将该启动脚本与运行模式关联起来,你需要这个运行模式的目录下建立一个与/etc/rc.d/init.d/下启动脚本的symboliclink,文件名的前缀通常为SXX,XX为数字,这个数字是用来控制该运行模式下服务的启动顺序。脚本的执行顺序是按照数字大小升序执行,就是数字越小越先执行,下面就是一个在运行模式中加入启动服务具体的例子:<br /> $ cp myservice /etc/rc.d/init.d/<br /> $ ln -s /etc/rc.d/init.d/myservice /etc/rc3.d/S99myservice<br /> 这样,下次以runlevel 3启动时,myservice就会自动启动。<br /> 以某个runlevel启动<br /> 你可以自己制定启动时所进入的runlevel,如果你的系统使用的是lilo,在启动命令中将相应的部分为:<br /> LILO: linux 5<br /> 如果你使用的是GRUB,在启动时你可以按住e键进入设置模式,相应的位置显示为:<br /> kernel /vmlinuz ro root=/dev/hda1 5<br /> Linux的运行级别 Category: linux, Author: admin, Popularity: 74% linux操作系统自从开始启动至启动完毕需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就叫做runlevel,同样,当linux操作系统关闭时也要经历另外几个不同的runlevel,下面我们就准备详细介绍一下runlevel,并向您展示一些小技巧来让您的linux系统避免不必要的重启动。<br /> runlevel可以认为是系统状态,形象一点,您可以认为runlevel有点象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Normal,safemode,和Command promptonly。进入每个runlevel都需要启动或关闭相应的一系列服务(services),这些服务(services)以初始化脚本的方式放置于目录/etc/rc.d/rc?.d/或者/etc/rc?.d下面(?代表runlevel的对应序号)。<br /> 在大多数的linux发行版本中,通常有8个runlevel<br /> Runlevel System State<br /> 0 Halt the system<br /> 1 Single user mode<br /> 2 Basic multi user mode<br /> 3 Multi user mode<br /> 5 Multi user mode with GUI<br /> 6 Reboot the system<br /> S, s Single user mode<br /> *****下列摘自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etc/inittab)<br />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br />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br /> # 1 - Single user mode<br />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br /> # 3 - Full multiuser mode<br /> # 4 - unused<br /> # 5 - X11<br />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br /> 多数的桌面的linux系统缺省的runlevel是5,用户登陆时是图形界面,而多数的服务器版本的linux系统缺省的runlevel是3,用户登陆时是字符界面,runlevel 1和2除了调试之外很少使用,runlevel s和S并不是直接给用户使用,而是用来为Single user mode作准备。<br /> linux的运行模式比起windows的启动模式的优势在于:你可以在系统空闲时使用.init工具切换你现在使用的runlevel,另外,当你关闭或者启动linux系统时你已经不知不觉中切换你的runlevel,系统关机进程需要调用runlevel(0或6)来关闭所有正在运行中的进程。<br /> 显示当前运行模式<br /> 刚入门时,你或许对先前和目前正在使用中的运行模式很好奇,runlevel命令可以用来显示这些信息:<br /> $ /sbin/runlevel<br /> 3 5<br /> runlevel命令的输出结果表明最初的运行模式是3,而现在的运行模式是5。<br /> 切换运行模式<br /> 切换运行模式使用telinit命令(root用户):<br /> $ /sbin/telinit<br /> 通常,切换运行模式的目的是重启某些应用进程,比如XFree86,将运行模式从5切换到3将终止XFree86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进程,然后再把运行模式切换到5,XFree86就可以很干净的启动。在做这些工作之前,请确保所有在XFree86下的工作都已经保存,用root用户:<br /> $ /sbin/telinit 3<br /> $ /sbin/telinit 5<br /> 在键入命令之后,你的屏幕可能会显示一些服务启动或者停止的信息。<br /> 在运行模式中加入启动服务<br /> 要在某个运行模式中加入一个启动服务,首先要新建该服务启动脚本,然后把它放置于/etc/rc.d/init.d或者/etc/init.d/(根据你的linux版本有所不同),要将该启动脚本与运行模式关联起来,你需要这个运行模式的目录下建立一个与/etc/rc.d/init.d/下启动脚本的symboliclink,文件名的前缀通常为SXX,XX为数字,这个数字是用来控制该运行模式下服务的启动顺序。脚本的执行顺序是按照数字大小升序执行,就是数字越小越先执行,下面就是一个在运行模式中加入启动服务具体的例子:<br /> $ cp myservice /etc/rc.d/init.d/<br /> $ ln -s /etc/rc.d/init.d/myservice /etc/rc3.d/S99myservice<br /> 这样,下次以runlevel 3启动时,myservice就会自动启动。<br /> 以某个runlevel启动<br /> 你可以自己制定启动时所进入的runlevel,如果你的系统使用的是lilo,在启动命令中将相应的部分为:<br /> LILO: linux 5<br /> 如果你使用的是GRUB,在启动时你可以按住e键进入设置模式,相应的位置显示为:<br /> kernel /vmlinuz ro root=/dev/hda1 5<br /><br /><br /><blockquote class="blockquote">From: http://www.huaxia58.com/read.php?tid=422 Powered by PHPWind.com</blockqu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