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碰瓷”疑云:6旬老汉扑上车夸张倒地
早报记者 傅恒 通讯员 郑刚 文/图
事发泉州市区西街,民警提醒遇到“碰瓷”要第一时间报警
9月3日上午11时许,泉州市区西街车来车往,一位老人经过一辆小车旁时,突然倒地,而“撞倒”老人的车辆并未停下,市民们纷纷谴责并帮忙报警。然而,交警鲤城大队民警将老人接走时,该老人竟直接表示,不愿意追究责任,之后就失踪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民警通过回放该路段的监控视频,怀疑该老人是在“碰瓷”。
现场:扑上小车后老人倒地 民警出警后老人失踪
据民警介绍,接到群众报警后,他们马上赶到现场,现场群众纷纷谴责司机的行为。但让民警感到意外的是,当民警要帮这位老人做笔录时,这位老人直接失踪了。民警再次联系这位老人时,他表示自己没事,不需要车主赔偿。民警感觉奇怪,调取监控后怀疑,该老人在上演“碰瓷”的把戏。
昨日上午,记者在鲤城大队看到事发时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9月3日上午11时10分左右,在西街通政巷口,一名身着白色上衣,手拿红色袋子的老人走在路中间,四处张望。过了一会,一辆白色的小车开了过去,但小车后面紧随着两辆电动车,老人便走到路旁。待车辆行驶过去后,老人再度往路中间行走。这时,另一辆白色的小车行驶过来,车速并不快,而且小车后方并无车辆。当小车靠近老人时,老人明显将身体往右倾倒,直接撞到小车上,然后四脚朝天倒在地上。而小车司机并未察觉,继续往前行驶。过了几秒钟,老人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与周边群众交谈起来。
据了解,碰瓷老人姓王,今年60多岁,甘肃人。“正常行人会走在道路的左右两侧,不会选择走在路中间。”民警说,当车辆经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明显有个扑上去的动作,有“碰瓷”的嫌疑。之后,民警多次联系该老人,但老人表示,自己已经去医院治疗了,不需要赔偿。
提醒:遇“碰瓷”要马上报警 最好能装个行车记录仪
民警提醒,在现实生活中,驾车时遇到“碰瓷”的情况,要第一时间报警,让警察出面协助解决。敲诈者利用的就是司机怕麻烦的心理,认为驾驶者都会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不会报警。如果驾驶者报警,部分敲诈者就会心虚胆怯,会终止违法犯罪行为。
而在驾车过程中,如何预防“碰瓷”呢?民警表示,驾驶时,应当精力集中,当车行驶在转弯或交通混乱路段时务必要精力集中、细致观察,不要有交通违法行为,以防授人以柄。当确认事故与己无关时,要注意保留好现场证据,并设法留住事故目击证人,切勿移动现场。如遇夜间发生事故时,不要急于下车,需弄清情况确认安全后再下车处理,发现异常时要及时报警求助。
有的司机虽然明知自己没有做错事情,却害怕被路人围观,更加怕警察到场,其实敲诈者都是做贼心虚,怕路人看穿其中的“猫腻”,所以司机不要害怕路人围观,反而要去争取路人的认可。撞到人后,坚决表明先去医院为伤者检查,否则赔款免谈的态度。
另外,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或者外地车辆在本地发生交通事故时,坚决不能以“私了”的方式解决问题,必须按照有效的程序进行事故处理与解决。有条件的话可以装个行车记录仪,实时监控自己的行驶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有力证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