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我不是少爷 发表于 2015-7-31 14:58:38

安海周老伯收藏好多老票据


本报记者_沈茜 秦越 文图
  本报讯 翻开一本厚厚的纪念册,里面整齐摆放着一张张纸质的老物件,每一张都保存得崭新如初。晋江安海的周文兴老人对自己的这本纪念册呵护有加,因为里面珍藏了许多从古至今的纸币、粮票等。其中,几张颜色鲜艳的饭菜票、电汽车月票、电影票等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周文兴在永安一家维尼纶厂上班。“这是我年轻时在厂里食堂吃饭用的饭票和菜票。”这几张饭菜票颜色很鲜艳,有红色、橙色、蓝色等。有意思的是,“伍分”的菜票上有萝卜、青菜的图案,“壹两”的面票上有面条的图案、“叁角”的菜票上则画有两只鸡鸭,十分生动,看上去一目了然。

  他说,以前到食堂吃饭,必须使用饭、菜两种票。饭票相当于当时家家户户使用的粮票,而菜票就相当于人民币。如果只有菜票,那么只能买菜,不能买馒头、米饭之类的主食。“现在去食堂打饭都是刷卡了,方便了许多。不过,想起以前用饭菜票的日子,还是挺回味的。”周文兴说。

  他曾在1979年去北京学习了半个月,1986年的时候还去了云南维尼纶厂的化验室当师傅,干了两三个月。细心的他把当年在外使用的各种饭票、菜票都保留了下来,甚至还有电影票、地铁乘车票等。

  一张帖着周文兴年轻时候照片的票据则是北京电汽车月票,面值为5元。另外,首都电影院、红色影院的电影票也还完整保留着,“当时去电影院看的都是《铁道游击队》《红灯记》……”周文兴说,他记得当年的首都电影院能容纳几百人,座位都是皮沙发,坐起来很舒服,“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

  虽然这些票据对于经历过像周文兴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并不足为奇。但是,这些对于周文兴来说却是陪伴他走过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他说要把它们好好珍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海周老伯收藏好多老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