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admin 发表于 2014-12-3 14:00:30

泉州12岁小孩瞒爸妈买iPhone5 家长欲退货商家觉得冤

泉州12岁小孩瞒爸妈买iPhone5 家长欲退货商家觉得冤
  熊孩子瞒着爸妈买iPhone 5 丘天/漫画

  12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李秋云 通讯员 裘锦梅)私自拿钱买高档玩具,在爸妈的IPAD上偷偷下载付费APP……别看这些熊孩子年纪不大,花起钱来可一点不含糊。

  最近,12岁男生小远(化名)成了一起消费纠纷的主人公。两个星期前,他从家里拿了3000多块钱,给自己买了一部iPhone 5手机。要不是被小伙伴“告密”,小远的家人可能至今还被蒙在鼓里。随后,家人向工商求助,要求商家退货,而被要求退货的商家则认为“有点冤”。

  在爸妈不知情的情况下,小孩的消费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律师认为,若未成年人消费价值较高的商品,其行为效力有待监护人确认。

  小伙伴说漏嘴 家长才知道他买iPhone

  小远(化名)今年12周岁,在泉州市区一所中学上初一。

  “上周末回老家时,亲戚家小孩跑过来跟我说,他在玩iPhone 5手机,我们才知道了这件事。”听说小远有iPhone 5手机,小远的妈妈庄女士非常吃惊。庄女士说,为了方便与儿子联系,又怕他贪玩,只给他买了一部非智能手机。追问之下,小远才承认,iPhone 5手机是自己从家里拿钱买的。

  在庄女士眼中,儿子挺懂事的,一直都知道家里现金放在哪里,但从来没有不打招呼就从家里拿钱。为啥会拿钱买手机?小远说,是看到周围很多同学都在玩智能手机,自己很羡慕,才动了这个心思。

  庄女士知道时,离小远买手机已经快两周了。“11月19日买的,他花3200多元买了部iPhone 5。后来拿到课堂上玩,还被老师没收了好几天。”事后,通过家人的教育,小远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不过,让庄女士疑惑的是,店家怎么能把几千元的手机卖给一个独自前来的未成年人?
家长要求退货 商家觉得委屈

  12月1日,小远的爸爸向12315投诉,希望商家把手机退掉,鲤城工商局中区工商所介入调解。记者了解到,小远是从鲤城区九一街的万博手机店购买的这部iPhone 5手机。昨天下午,原计划进行的调解,因手机店经营者无法到场而推迟。

  对于家长的退货要求,该手机店的经营者施先生称,要先向当时接单的店员详细了解情况后,才能协商。

  “现在很多学生都会独自过来买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我们又不可能一个个去追问人家的年龄信息。我们是做服务的,有人要买,我们也不能不卖。”施先生说,中学生自己来买手机很常见,而除了手机卡等业务需要身份证实名登记外,销售其他产品不好过问顾客隐私,因此很难判断顾客是不是未成年人。

  施先生觉得,平常自己是尽到了一部分责任的。“今年春节过后,有一对双胞胎拿着钱到我店里,说要买IPAD,还说是爸妈给的压岁钱。”施先生回忆说,两个小孩看上去顶多二三年级,要买的产品又很贵,当时他就让双胞胎给家里打电话,最终也没卖给他们。“有些孩子长得成熟,外表很难看出他是上初中还是上大学。”施先生坦言,只要顾客智力正常,年龄不是很小,都会正常做生意。

  律师说法:12岁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福建高融律师事务所涂宗全律师认为,12岁的小远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3000多元的iPhone 5手机,超出这一年龄的生活需求。因此,这一买卖行为的效力待定,父母可申请确认为无效,并要求商家退货。

  涂宗全介绍,根据民法,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的公民,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其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行使一些与他年龄相当,与他生活需求及智力程度相符的民事行为。比如小学生买根铅笔、买个作业本,这种行为是有效的,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花几十块钱买张电影票也是有效的;反之,如果是消费价值较高的商品,这一买卖行为的效力就有待监护人最终确认。

goodtime 发表于 2014-12-3 14:10:01

只坐沙发不做板凳

任我车 发表于 2014-12-12 20:19:54

哎 你们懂的! 顶完潜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州12岁小孩瞒爸妈买iPhone5 家长欲退货商家觉得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