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营业20小时的安海农资超市
每天营业20小时的安海农资超市29日凌晨2点,福建晋江安海镇鸿江西路上的“农资超市”人来车往、灯火通明,进门采购的菜农忙个不停。
安海农资超市是福建省晋江市供销社下属的农资销售网点。自2008年创办以来,农资超市坚持按照当地农民的作息时间,夜里10点开门、第二天傍晚6点收工,每天营业20个小时,成为周边农户生产的“便利店”和“好帮手”。
凌晨1点左右,农资超市负责人高永立迎来了下半夜的第一位顾客———菜农李寿先。李寿先走进超市,扛起一袋复合肥装上了自家三轮车。老李是农资超市的老主顾,每隔两三天就要往这里跑一趟。
农资超市面积近500平方米,经营品种2000多个,农药、化肥、农具一应俱全。高永立说:“所有商品都是从市农资公司直接进的货,确保质量和售后服务。”
“到农资超市买东西,质量放心。”李寿先说,以前我在外面小店买的假农药,打到地里虫子比菜长得还快。
安海镇是当地一个蔬菜批发集散地,集中了五六百户蔬菜种植户。每天晚上,菜农们把菜运到镇上,批发给菜贩子,顺道就开着空三轮车到农资超市,采购生产必需的化肥、农药等。
农资超市一共7名售货员,高永立等5人是晋江供销社的老职工。从农资超市的前身“农资门市部”开始,老高一直负责卖化肥。
为了方便农民买东西,最近几年“门市部”改成“超市”。“我们就跟着农民的作息时间,一拨白班、一拨晚班,干起了‘两班倒’。”高永立告诉记者。
凌晨1:30,菜农张华源走进超市与高永立打招呼:“不到半个小时,一车云南小瓜和包菜全部卖光,总共815块!”
“都说今年菜不好卖,可我就是卖得多、卖得贵,为什么?我舍得花钱买好种子。”瞅着别的菜农一脸羡慕,张华源又神侃起来,“你们都买十来块一包的种子,我用的种子60块一包,能跟我比?这钱不能省。”
除了农资销售,农资超市还挂着“福建省庄稼医院”“农药械维修站”的牌子,免费为农民提供农药械修理、农作物病虫害咨询服务,“咨询、开方、售药”一条龙服务。
把表调成“农民时间”才是真正接地气
深夜11点,正是大多数人洗漱完毕准备休息的时间,福建晋江市安海农资超市却开始忙起来,附近菜场的农户把菜批发卖掉之后,便会顺路来此购买化肥农药,直到凌晨三四点,工作人员才得空休息。
而为了让农户方便购买农资,农资超市也调整了传统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同时,农资超市还无偿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害的咨询,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科学种田,真正做到咨询、开方、售药一条龙服务,这些惠农举措也得到了农民的赞赏。
化肥农药是种田的必需品,然而由于农事繁忙,农户白天鲜有时间出门购买。农资超市赶在蔬菜批发的时间点,半夜开工,从农户实际需求出发,在细节处寻求发力点,将“三农服务”真正落实到沟渠田垄间,而其背后则是一系列统筹配套、细化的工作。
人员排班上,为了做好服务,农资超市实行两班倒制度,每班安排2人至3人,除了负责销售,还有坐诊的“庄稼医生”,随时为农民解惑答疑。
售卖方式上,农资超市将化肥农药分类摆放,改变过去柜台式售卖,采用挂牌经营、明码标价、价格统一的超市经营模式,农民可以在店员的建议下自助选购,无需再在价格上“斤斤计较”。
进货渠道上,为了让农民放心购买,农资超市从市农资公司直接进货,避免“多手转卖”,确保农民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
事实上,走群众路线,为农民服务,从不是一句宽泛的口号,更不能停留在文件和报告中,服务三农必须走进田间地头,问问农民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因地制宜,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空间。
农资超市虽小,却是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而如何将“服务三农”落到实处,需要农村基层在为农服务上更深入一点、细致一点、具体一点,一句话,更到位更周到一点,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真正把表调成“农民时间”。
~顶着你上~你见俺帖子也顶~楼主你看行不.... 灌水先锋队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