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媳妇用榔头杀死婆婆 狱中称牵挂养女
时至昨天,家住永嘉县江北街道新桥村的老胡,仍一直在卧床。相处10年的大儿媳,为何会对婆婆痛下杀手?这个残忍的问题,总是盘旋在他的脑中。在老胡看来,妻子和大儿媳关系不错,“有时候她们一起出门都还挽着手呢。”老胡的妻子姓柯,今年65岁。一个多月前,她倒在大儿媳陈某的榔头下……
儿媳与婆婆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庭纠葛?被羁押的儿媳,如今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近日,本报记者与央视《社会与法》栏目记者,走近这个仍陷在悲剧中的家庭,走近胡某儿媳,试图一一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案,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思索:在利益分配上,在情感纠葛中,当家庭出现各种矛盾时,该如何理性地化解,该如何让互爱、互让成为家庭中永恒的旋律。
妻子盖着被子躺在地上
柯阿姨的丈夫姓胡,今年70岁。案发后,老胡搬到了大儿子家住,这里也是犯罪嫌疑人陈某的家,老胡已扔掉了陈某的所有衣物。
老胡是第一个发现妻子被杀的人。
3月1日中午11点40分,吃过午饭的老胡像往常一样,出门打麻将。一直到下午4点50分才回家。
“我一进家门就觉得奇怪,老伴的房门关着,钥匙没插在锁上。”老胡说,他和柯阿姨结婚快50年,他知道老伴这几年来的习惯:房门上,总是插着钥匙。
觉得好奇的老胡便去敲了敲房门,没人应答,于是,他去隔壁房间拿了钥匙。
“我打开门,看到老伴躺在地上,身上盖着被子。我随口说了句,床上不睡躺地上睡干嘛。”见没回应,老胡便蹲下身拉开被子。“老伴的身上全是血,地上也是。”老胡倒吸一口气,说道。
“我不停地喊老伴的名字,但她都没有反应。我连忙跑出去喊救命。”老胡说,很快,隔壁邻居全跑来了,住在对面的大儿子也跑过来,大儿媳是最晚到的。
凶手竟是大儿媳
当天下午5点11分,警方接到报警,并迅速成立专案组。
在案发现场,民警发现了异常:除了柯阿姨房间地上的一摊血迹,房子里出奇的“干净”。民警发现,凶手在杀人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将客厅墙上、地上的血迹处理过才离开现场。此外,柯阿姨手上和脖子上的金首饰、手机均没有遗失,家中也没有大面积被翻动情况。
根据这些线索,民警判断凶手不是图财杀人。
另一个情况是:根据尸检,柯阿姨的致命伤是头部遭到袭击,而看案发现场,她的左手尚插在衣服口袋内。民警说,这种情况说明柯阿姨是身体处于自然状态下被杀害的。此外,也说明凶手经过她的许可后进入她家。
凶手会是谁呢?民警立刻从柯阿姨的身边人开始找线索。
首先,民警找了老胡谈话。然而3月1日整个下午,老胡都在打麻将,有不在场证据。民警还找了柯阿姨的大儿媳陈某谈话,陈某说,那天中午12点半她去过婆婆家,一直到下午1点10分左右才离开,随后,她带着女儿去市区买衣服。
案发几天后,柯阿姨的尸检报告出来了。尸检报告证实,柯阿姨胃里的食物没有消化。法医推断,柯阿姨死于午饭后两个小时内。而在这个时间段里,陈某刚好来过婆婆家。
3月5日,民警传唤陈某。她很快承认自己是凶手。
她为什么对婆婆下毒手?
陈某今年46岁,永嘉县碧莲镇人。她交代了杀人的原因:因拆迁补偿,胡家即将分配到6套140平方米的安置房和4间店面,还有200平方米的商铺。陈某认为,自己嫁入胡家多年,像保姆一样照顾丈夫,无论如何会分到几套。但是柯阿姨却不希望媳妇分走财产。
陈某说,去年下半年,婆婆向她提出,让她和大儿子离婚,补偿10万元,她不同意,提出至少补偿200万元。双方争执不下,争吵很厉害。此后,柯阿姨经常找她麻烦,希望她受不了主动离家。于是她怀恨在心,策划着找机会把婆婆杀死。 对于陈某的说法,老胡和他的小儿子显得很激动。老胡说,他从来没听老伴讲起过与陈某之间的矛盾。“如果她俩有矛盾,我肯定会知道。而且,如果有矛盾,去年年底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我老婆怎会帮助她呢?”
“那你老伴有没有说过要赶陈某走的话?”记者问。
老胡提高音量回答:“娶进家门的媳妇,怎么可能让她走!”
这时,老胡的小儿子插了话:“七八年前拆房子的时候,就知道能分到安置房,如果我妈妈要赶那个女的(指陈某)走,老早让她走了。”
“你们家有没有谈过房子怎么分?”记者问。
老胡的小儿子说:“具体怎么分还没认真商量过。不过有一次,她(指陈某)提起过要高一点的楼层。”在老胡的小儿子看来,这些房子应该是他们4个兄弟姐妹每人一套,剩下来的由父母分配。
“房子都还没分过来,实在想不通那个女人为什么会因房子杀我妈。好好的一个家,就被她毁了。”老胡的小儿子叹气道。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胡有四个孩子,两子两女。小儿子和小女儿在奥地利开餐馆,大女儿在永嘉江北街道办厂,患有20年精神病史的大儿子让老胡夫妇最操心。
2004年前后,经人介绍,陈某“嫁”给柯阿姨的大儿子,双方没有摆结婚酒席。一直到2006年,他们才领结婚证。领证后,柯阿姨带陈某去检查身体得知,陈某没有生育能力。
“老伴说,自己儿子身体也不好,要不就去领养个孩子吧。”老胡说,2007年的一天,柯阿姨带着陈某夫妇在永嘉的路边拣回一个女弃婴。 在老胡眼里,陈某是个好吃懒做的人。“我种的菜成熟了,让她去摘,她动也不动,还要我摘过来送给她吃。”
不过,老胡觉得,大儿媳懒点也没什么,只要她能照顾好大儿子就行。因此,老胡和柯阿姨都很信任陈某。“她和我儿子都没有工作,我干脆把我的工资卡都放在她那,每个月打进卡里的退休金,加上收过来的房租,差不多3500元,这些都给她了。”
老胡的小儿子说,在此之前,陈某给他的印象,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的,坏心眼是没有的。
■记者对话嫌犯—— “我最牵挂我的女儿”
当天,记者在永嘉县公安局看守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陈某。她长着国字脸,目光呆滞,走路缓慢。在跟记者的交流中,她话语不多,且很多时候用“不记得”或“想不起来”回答问题。
“在看守所里最牵挂什么。”记者问。
“女儿,我有一个可爱的女儿。”陈某的语速很慢。
“女儿多大了?”
“六七岁。”
“女儿是领养的吗?”
“是我自己生的。”(迟疑了一下,轻声回答)
“你家人说,女儿是领养的。”
“怎么可能,是个女人都会生孩子。”
“那你能说出女儿出生的具体日期吗?”
“忘记了。”
“除了女儿,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了。”
“怎么会没有,父母呢。”
“别人关进来,家里人都会给他们送皮蛋和香肠,我什么吃的都没有,说明家里没有亲人了。”
“这些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我等待着无罪释放的那一天……”
记者了解到,3月19日,永嘉县检察院已经以故意杀人罪批捕陈某。记者 张银燕 摄影记者 魏一晓
灌水先锋队来了. 我是顶帖机器人不信,你看 楼下的和我回复是一样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