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檗山庄:神秘古老庄园 民间书艺名园
本报记者_张清清 陈巧玲 王家煜 文图风格迥异的古老建筑,近代名人题咏的石刻碑文,百年前庄主亲手种下的木棉树……从晋江市区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东石镇檗谷村古檗山庄很快便映入眼帘。泛黄而又绵延的围墙,“深锁”着这座神秘的古老庄园,仿佛与世隔绝般静谧。
矗立于东升路边上,与旁边的车水马龙相比,古檗山庄更显淡然。远远望去,园内的建筑“犹抱琵琶半遮面”,充满神秘之感。即使现已是闽南的深冬,可园内的春意呼之欲出,三角梅开得正艳,角落里处处散落着青葱。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古檗山庄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她仍不失为一处赏鉴游玩之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观赏到名家之作、独特的建筑群体,还可在庄园旁边的檗庄公园游赏一番。来年春天,公园内开满鲜花,亲水楼台也已建好,鸟语花香,惬意自得。
各式建筑 书法大全
大气古典 春意盎然
“由于这座古园林建筑荟中西风格,麇近代书法之大乘,数十年来,吸引了无数的书画家和书法艺术爱好者来此观赏临摹。”庄园管理员告诉记者,庄园总占地1.7万平方米,整体呈方圆形,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依次布置为山门、正门、半月湾荷花池及墓茔,墓茔后是四座风格各异的建筑物。
沿着园内的走道回环,“瞻远山居”、“檗荫楼”、“景庵”、“息庐”四座楼台分立于园内四角,间距大约相等,而建筑特色因用途而各不相同。其中,以北面的“檗荫楼”为最大,五开间二进深,双层楼,半圆门窗,深阔台廊,系罗马建筑风格。楼周环植粉梅翠柏,清香馥郁。
西面是“景庵”,三开间二进深,庵体高瘦,庵顶建有多角形锥盖,耸如尖峰。整体似蒙古包,是汉蒙建筑合璧;正东面建有“息庐”,是较为简陋的中式瓴瓦小屋;西南边建有“瞻远山居”洋式平屋一列,是阿拉伯建筑式样,但庭前廊柱却是中国风貌。
值得一提的,便是庄园内最珍贵的文物。“瞻远山居”与“景庵”四壁所装嵌的近代名人题咏石刻,琳琅满目,共计190余方,名人180多人。“这里集当代书法金石艺术于一室,堪称近代书法大全,许多游客驻足于石刻之前流连忘返。”庄园管理员告诉记者。
参观完古檗山庄,还可前往旁边的檗庄公园赏玩。檗谷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该公园共占地50多亩,一期占地40余亩,如今已做好绿化。“来年春天,游客们不仅可在公园里观赏鸡蛋花、大花紫薇、白玉兰、木棉花等,还可坐在亲水楼台旁品茗。”
记者了解到,公园内今后还将建有健身广场,供村民和游客健身休闲。同时,还将建设由鹅卵石铺就而成的健身步道。檗谷村党支部书记说,公园旁边还将建设停车场,以方便自驾前来赏玩的游客停车。
檗庄公园 休闲去处
打开生锈的铁栅门,开启这场探秘庄园之旅。踏入山庄,便看见以砻石为柱的山门和大门,门上以玉昌湖灰绿岩琢成门匾,山门匾书“黄氏檗庄”,为清光绪年间状元张謇的手笔,柱联“仰峙吴山俯环石井,远承檗谷近接松庵”,为前清武状元黄培松所书。
拾级而上,山门内有一处庭院,院内草木葱翠。循庭院而走便可见山庄的正门,大匾之上是清朝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森所题的“古檗山庄”。跨入正门,即是内庭,迎面是半月湾荷花池,池中荷花亭亭,金鱼儿悠游戏水于池中;百年前庄主亲手种下的木棉仍郁郁葱葱,在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风格各异的四栋建筑物,分别站在庄园内的四个角落静待时光流逝……古檗山庄,大气而又古典,果真百闻不如一见!
据了解,古檗山庄始建于清末民初,为檗谷村旅菲著名华侨实业家黄秀烺所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仍保存尚好。“灵源踞其颠,钵岩俯其背,玉湖、石井萦带其前;东望沪江,南揖东石,西抗安平镇,北倚南天寺。形势天然。”庄主对庄园很是满意。
环顾四周,园内种满桂树,秋冬桂花飘香。树下为草坡,沿草埔至围墙,遍植柏树千株。满园绿树成荫,不愧是一处自驾休闲的好去处。 挨骂也是幸福~~~ 楼主强呀,支持下 小手一抖,5分到手,打完酱油,低头猛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