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论坛,安海,安海招聘,安海人才网,安海房产网,安海新闻,泉州南翼新区,便民车,安海门户社区,安海

芒果小子潘径店 发表于 2013-9-9 15:52:01

海岛女教师 守护“知识灯塔”

本帖最后由 芒果小子潘径店 于 2013-9-9 15:53 编辑

课堂的条件不太好,但这里依然充满了知识的力量。家访,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是康玉兰(左二)时常要做的“功课”。

  核心提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城市、在乡村、在山林、在海岛,老师将知识的种子传播。

  在惠安县小岞镇南西小学,有一位名叫康玉兰的老师,她在偏僻的山村、海岛上坚守了30年,守护着孩子们知识的灯塔。从1987年开始,她在小岞辗转多个学校,但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岛屿,也曾经茫然徘徊,但始终没有放弃那群求知若渴的孩子。

  日前,康老师入选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 本报记者 曾聪虹

  学生进步,老师流下“幸福泪”

  小岞是个偏僻的海岛,三面临海,人们多以捕鱼为生,地理闭塞,使得戴黄斗笠,包头巾的母亲,更关心的不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坏,而是孩子将来能不能找到对象。在这种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都有待发展的地方,一名教师花费的心血与精力比其他地区要多许多倍。

  出生于1966年6月的康玉兰是小岞人,1982年大专毕业后走上了教坛,1987年她从惠安净峰学区的学校调到位于海岛的小岞中心小学任教。“只要走进教室,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所有的烦恼就会随着粉笔灰尘飞走,就有不竭的动力和热情。”

  多年来,她所任教的班级没有一个同学辍学。她从不放弃一位贫困生。学生的成长牵挂着她的心。她经常深入学生家庭,拜访家长,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尤其是留守儿童,她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1993年9月,她所任教的班级405班,一位叫亚玲的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一个多学期。得知这个消息后,她马上找到学生家长,反复动员,为其代交学费,办理复学手续。当这位同学学习成绩获得年段个人总分第一时,她流下了幸福的泪,她挽救了一个失学孩子的命运。

  “她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校,没有怨言。”小岞中心小学邱校长说,康玉兰现在所在的南西小学离小岞中心小学还有两公里多,地方更偏僻,是一所希望小学,学生有400个左右,“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逐家家访,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这么多年来,康玉兰辗转小岞学区多个学校,将失学边缘的孩子拉回来。

  1998年8月她调离小岞中心小学,任后内小学教导。后内村是个贫困村,教学楼被县教育局定为危房必须拆除,借旧民房上课。教师、学生距离学校很远,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面对这样的局面,她有点茫然,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当个好老师,只教一个班的学生;当个好行政,会带好一个学校。当时学区的领导对我充满了信赖。”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她细细分析后内小学目前状况,“当时的当务之急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感情”。

  后内小学比较落后,溜生率较高。在调动老师积极性的同时,康玉兰不遗余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待辍学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她挨家挨户家访,一天要走上好几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感动了学生、家长,所有辍学的学生都到学校上课去了。

  她教毕业班的语文,同时做班主任,工作繁忙,压力巨大。而心血、热情和智慧的付出,换来的回报是这所薄弱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改观,变成一所有朝气、有凝聚力的学校。

  四度将危房蜕变为美丽校园

  在改变学校精神面貌的同时,康玉兰老师也在改变着学校的建设状况。

  在后内小学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出色,学区决定把她调到东山小学任副校长。东山村是小岞最偏远的地方,交通十分不方便,校舍是危房,要全部拆除,孩子们借民房上课,又一次遇到校舍拆除重建。她迎难而上,利用自己几年来摸索出来的经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带领师生在竞赛中创下了好成绩。

  2007年8月,康玉兰调任后内小学任校长。次年,该校综合楼被定为危房必须拆除重建。后内村是贫困村子,筹备资金的难度比任何村子大。面对实际困难,她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重建危房,更换破旧课桌椅,建设了篮球场。

  2011年8月,康玉兰又被学区调到南西小学任校长。当年10月南西小学教学楼被定为危房,必须拆除重建。第四次遇到了危房重建,教学楼重建的任务落在她身上。她既忙于一线教学、学校管理,又要办理校安工程的手续。多年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发挥了作用,两年后,南西小学的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上了新台阶。

  常常为了学生“忘记”女儿

  长期的操劳,让她患上了胃病,忍着胃部的疼痛,吃着药,她坚持在讲台上,最早到校、最迟离校。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她总是把学校纪律最差、教学质量不好的班级挑来教。

  她从紧张的学校经费中挤出费用,培养教师。为了让老师们更安心地在后内小学、南西小学工作,她利用春节走访当地热心之士,创立奖教奖学基金会。

  “我只管学生,不管女儿,这在小岞是有名的了。”康玉兰有些无奈地说,女儿康淳小的时候,她经常带着女儿到学校,自己去忙,让孩子跟学生一起玩。有一次台风来了,她却在学校忙碌,康淳跟同学一起冒着大风大雨到学校来找她。看着女儿,她心酸不已,觉得对不起女儿。不过,第二天,她照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又把女儿“忘记”了。

  “我庆幸有个好女儿和好老公。”康玉兰说,她爱人很支持她的工作,把家务活全包了,让她得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校。尤其让她觉得欣慰的是,康淳很乖,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初中、高中一直都在学校寄宿,都不用她操心,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现在在泉州七中就读高三。

  康玉兰带领的学校都从学区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转变为较好的学校,她的梦想是把南西小学打出品牌,成为全小山乍乃至全县教育质量最好的小学。

  新闻背景

  我省评出


  十大“最美乡村教师”

  我市1名教师入选,2名获提名奖

  日前,我省评选出2013年福建省十大“最美乡村教师”,表彰他们扎根农村、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我市惠安小岞学区南西小学的康玉兰老师入选“最美乡村教师”,晋江安海镇可幕小学柯东红老师和永春县玉斗镇凤溪小学康贤宾老师获“最美乡村教师”的提名奖。

  福建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分别给予“最美乡村教师”和获得提名奖的老师10000元和5000元的奖励。

  本报记者 张珺

晴天◎ 发表于 2013-9-9 18:20:54

网速好慢啊,回个贴真不容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岛女教师 守护“知识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