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路中有棵百年古树 “路让树”或“树让路”引热议
安海路中有棵百年古树 “路让树”或“树让路”引热议安海兴安路路中有棵百年古榕树 “路让树”or“树让路”引热议 晋江经济报:#“路让树”还是“树让路”#一棵百年老榕树扎根晋江安海兴安路中(子江中学前),在春华秋实间,叶长叶落,车往车来;然而,树长在路中风景虽美,却也阻碍了道路的通畅。那么,路让树,还是树让路?你怎么看?沉寂百年,一朝爆红。7月30日,本报官方微博@晋江经济报首先发出微话题“‘路让树’还是‘树让路’”,把位于晋江安海兴安路中间的一棵百年老榕树推上风口浪尖!截至昨日,此话题被转发上百次,在围绕如何做到既能保护古树又不影响交通畅通上,广大博友积极讨论,分成了“让树派”和“让路派”,并展开激辩。而本报发出的微调查显示,68%博友支持“路让树”,32%博友支持“树让路”。@晓霜淡影:一棵古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按先来后到之说,理当“路让树”,而且移老树能否成活是个大问题。千金易得,老树难寻,一棵百年老榕树有今日之貌,不是那么容易的。@鸟哥叫丁培鑫:这棵榕树曾留下我们在子江中学学生时代的印记和回忆,不可轻易移动。道路拥堵应该想别的办法治理,而不是和古树抢地方。子江有名言———我在榕树下等你!@难得清醒:生命安全与道路景观孰重孰轻,你比我更懂得!@爱笑的陈:树和路和平共处!可以学学泉州市区庄府巷(原泉州市人民政府门口斜对面)路中间那一棵百年榕树,建起高高的围墙,填好土,一来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二来也可以为榕树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Is阿蛋儿小姐:我以前总是在那里等我爹地来接我回家,不要砍我的小伙伴!@lunaskyfish:每次路过那儿时都觉得风景独特。应该通过加强警示,改善周围交通状况等方法减少事故,而不是想着树让路。@许_婧莹:在大树两侧弄防护栏,避免让车辆窜车道。大树周边可用环形的防护栏,开一个口。但应少让学生在此候车。鉴于周末车流量大,停车空间不能少。大树两侧的防护栏可适当存空隙放车,可设个方形有空隙的护栏。防护栏不会耗费太多费用。大树一定要留下,我也是子江中学的一员。@七号懒虫:可以用围栏加警示语,警示语可设在离榕树500米处,最好多设几个,再安装上警示灯。@啊諾不弱:我看先别讨论“路让树”还是“树让路”的问题,整条路坑坑洼洼,减速带磨损严重,道路划线不清晰,一到学校开学放学时间道路拥挤不堪,随地停车、随意调头,相关部门应整治。
实地走访:百年历史见沧桑
日前,记者来到现场,安海兴安路老榕树路段是双向四车道,大树没有树池,周边虽然设置反光棒,但已经伤痕累累。据村民介绍,目前,兴安路是安海镇区较为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这里临近子江中学,特别是周末放假期间,前来接送学生车辆骤增,老榕树路段经常交通拥堵,成为瓶颈之一。
当地有热心人士认为,老榕树所处的位置既影响交通,而且在道路中央,在车来车往中遭受污染,对它自己的生长不利;同时地表湿度、温度都无法保障,这对老树的生存也会带来威胁。
但是,在当地今年70多岁的村民老蔡看来,这棵至少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榕树,总是能勾起他对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我小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树下玩耍嬉戏。”
在老蔡的记忆里,这里本来是条小路,树在路边。每逢夏天的夜晚,村民们在榕树下乘凉,谈笑风生。岁月沧桑,随着道路的拓宽,榕树却“移”到路中。“老榕树苍老遒劲,长盛不衰,是难得的街头小景,路让树又何妨?”老蔡说。
当地部门:就地保护 古榕暂不“搬家”
“这棵老榕树应该有上百年历史,应该就地保护。”老榕树所在的安海水后村党支书姚道奖说,古树移植要考虑到当地风俗,听取民意。比如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完全可以消除隐患。对此,安海交管中队表示认同,相关安全措施将继续完善。
“古树多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是稀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和纪念意义的。”晋江市市政园林管理处副主任许东辉认为,一般来说,应该在道路规划设计上想办法避开它,而不是移植。按照相关规定,城市建设原则上必须给古树名木让路,包括列入保护名录的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
这不好说,看实际情况吧 当然是路让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