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环卫工不惧质疑 为流浪汉遮风挡雨
女环卫工不惧质疑 为流浪汉遮风挡雨途经大同市魏都大道康乐里街口,总会看到这样一幕温馨的场景:一位年近六旬的女环卫工手捧萨克斯吹着悠扬动听的乐曲,一个流浪汉坐在其身旁,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泡面,一边微笑着静静地聆听着。这位环卫工名叫贾风霞,2011年9月,她与这名神志不清的流浪汉结下了特殊情缘。此后,每当流浪汉来到这里,贾风霞总会主动为其换上干净的衣物,并贴心地递上水和食物。
2013年5月,贾风霞登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节目中,她的一曲《鸿雁》不仅感动了全国观众,面对质疑,她的言语更是引人深思,“只要心里是干净的,那就什么都不怕!”
一个善举,与流浪汉结下特殊情缘
7月3日清晨,记者在大同市魏都大道康乐里街口刚刚见到正在路边扫地的贾风霞,只听她满含歉意地说了句“等一下”,便匆匆转身跑到对面马路上去捡被风刮来的广告纸。“这本不是她扫街的范围,但她经常会主动去管,她就是个热心肠!”大同城区环卫处机扫四公司支部张书记不由得感慨道。
而贾风霞与素不相识的流浪汉成为亲人,也是源于彼此的一个善举。2011年9月,贾风霞像往常一样弯着腰拿着收集袋捡拾垃圾时,突然感到有人将一个塑料空瓶投入袋中,当她抬起头道谢之际,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一个蓬头垢面、穿着破旧棉袄棉裤的流浪汉。贾风霞被流浪汉的贴心所打动,“你饿不饿?”“饿!”“我给你换换衣服,行不行?”“嗯!”“我给你剃剃头,好不好?”“嗯!”“那你晚上在这儿等着我。”“嗯!”尽管不确定流浪汉是否会守约,但贾风霞不仅拿上了理发工具,还带上了可口的饭菜及儿子的衣服赶了过去。当贾风霞看到了在路灯下静静等候着的流浪汉,她的眼眶顿时湿润了,“虽然他脑子不清楚,但却拥有善良的本质,我也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当看到他的第一眼时,我就决定去帮助他。”
自那以后,流浪汉饿了、渴了、头发长了,就会来到贾风霞负责清扫的路段寻找她。为此,贾风霞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在自己的包里装上食物、水瓶以及理发工具,她还贴心地用两块木板在大同书城的角落为流浪汉搭建了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家”,里面不仅铺着厚实的被褥,还整齐地堆放着各个季节的衣物,“安顿好他,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这是啥人啊,整天跟流浪汉呆在一起!”每每遭遇旁人的不解和质疑,贾风霞皆会一笑置之,“虽然他身上很脏,但我心里是干净的,所以并不觉得他脏,也不怕别人的嘲讽。”“老贾,你儿子来找你了!”每每有人如此打趣,贾风霞会认真地予以纠正,“他不是我的儿子,但他是我的同胞,是我的亲人。”
一把萨克斯,吹响爱的乐章
闲暇之际,贾风霞总会坐在马路边,手捧萨克斯忘情地吹上一曲,在她眼中,萨克斯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更是令其吹响了爱的乐章。
贾风霞从小喜爱音乐,为了培养儿子成为有修养、有内涵的人,18年前,贾风霞花了1700元给儿子买了一把萨克斯。然而,其子参加工作后便再也无暇顾及。当贾风霞得知这把萨克斯如今只能卖二三百元时,便萌生了自己学吹萨克斯的念头,“也好圆圆自己年轻时的梦。”自2005年起,每天清晨,贾风霞都会背着萨克斯去公园练上两个小时。一次练习时,贾风霞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只流浪狗被压断了腿,饥饿地哀嚎着,心生怜悯的她便将这条流浪狗抱回家中予以收养。
尽管流浪汉神志不清,但每当贾风霞吹起萨克斯时,他都会变得异常的安静,面带微笑地听着。2013年5月,贾风霞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和流浪汉之间的情谊,不仅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尊敬,还实现了成为一名老年裸体模特的梦想。
6月26日,贾风霞清扫完路面后,像往常一样坐在路边吹起了萨克斯,未曾料到,一个情绪低落的吉他男孩竟循着乐声找到了她。“阿姨,您这么喜欢音乐,我把吉他送给您吧。”看到吉他男孩的脸上满是忧伤,贾风霞给他讲起了自己在《中国梦想秀》的所见所闻,“没有胳膊的女孩都能用脚趾来绣花,两耳失聪的姑娘都能跳着优雅的芭蕾,孩子,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为了家中年迈的父母,一定要想开点!”听到这番劝导,吉他男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仍要执意将吉他相赠。贾风霞接过吉他后,坚定地说,“这把吉他先放我这儿保管,等你想通了,一定要来阿姨这儿取。”
自此,贾风霞每天都会随身携带着这把吉他上班,“从吉他上的磨痕,我可以感受到这个繁峙小伙对音乐的热爱,我相信总有一天,他走出低落后,会过来找我的。”
一个心愿,助流浪汉找到山阴亲人
采访中,贾风霞听到身后传来的阵阵狗吠,立刻回过头去,欣喜地自语道,“好些天没有见着,终于盼来了!”只见一个剃着平头,穿着棉衣棉裤的中年男人朝贾风霞走了过来,他就是贾风霞日日牵挂着的那个流浪汉。
600多个日夜,已让两人形成了一种默契。贾风霞去为其打水买面吃,流浪汉静静地等待着她。高温酷暑下,流浪汉竟套着三四件毛衣,见到此状,贾风霞从自己为其安置的“家”中找来干净的薄衫。贾风霞像照顾孩童那般,不仅将流浪汉身上的毛衣一件件脱掉,还将他脚上臭烘烘的袜子脱掉再给他换上干净的袜子,“每当照顾他时,我总会不由得想到伺候父亲时的情景,虽然他有语言障碍,但我们毕竟相处长了,我早把他的脾气性格摸得透透的,他什么时候渴,什么时候饿,我都了然于心。”
流浪汉吃饱喝足后,贾风霞给他的脖子上裹上毛巾,轻车熟路地给他剃起了头。其间,不时有路人跟她主动打着招呼,“老贾,又给他剃头啊!”烈日炎炎下,帮流浪汉理完发洗过脸后,贾风霞的额头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她却浑然不觉,紧接着,她像母亲一样捧着流浪汉干净的面颊,笑着赞许道,“唔,漂亮!”流浪汉报之以一个纯真的微笑。
“你姓什么?”“不知道。”“你多大了?”“我妈18岁,我也18岁。”“你家在哪里?”“不知道。”当记者试着与流浪汉交流时,发现他的记忆竟是一片空白。贾风霞抬起流浪汉只剩下四根手指的右手,叹息道,“看着他被烧伤的右手,也能猜到他肯定曾经受了不少的苦,他只告诉我,他的家在山阴,其他统统忘记了。”话及此处,贾风霞拿起萨克斯吹起了一曲满含思乡之情的《鸿雁》,“前些日子,我从浙江回大同的途中,路过山阴之时,忍不住担忧了起来,山阴这么大,他的家在哪里呢?”
采访结束时,贾风霞希望通过本报来找到这名流浪汉的山阴亲人,“如果他的亲人们看到了这篇报道,希望能够及时联系我,我愿意亲自送他回家!”
这个贴不错!!!!!看了之后就要回复贴子,呵呵 呵呵 大家好奇嘛 来观看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