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朝天寺八百多年后再迁新宫
安海朝天寺,又称天妃宫,因位于古时安海的朝天境,而又得名朝天宫。家住附近的石狮市政协文史委员、安海收藏协会秘书长、朝天宫理事黄汉瑜说,在几年前的旧城改造的拆迁中,朝天寺出土了两方石碑刻,其中,一方为清光绪年间的“褒封天上圣母碑”(又名:重建朝天古庙碑记),一方为“台厦郊合福顺敬”题刻,两个都是难得的涉台文物,记载了安海、台湾两地的古商号,郊、行、号、栈、船、商人等多达720户,见证了晋台的通商史。
昨日,记者看到,“褒封天上圣母碑”这一方碑刻基本保存完整,其高2.2米,宽1米,碑刻的落款时间为光绪年间,记载了朝天寺的历史沿革,以及当时重建的情况。该碑刻的开头写道:“安平镇南有朝天古庙焉,宋绍兴年间构祀观音菩萨。明万历癸酉春重修,因以南城楼天上圣母堂徒,菩萨神像于后殿。”
从碑文上来看,安平港自古就是古泉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朝天寺的建寺历史悠久,与安海的另一古迹安平桥同建于宋绍兴间,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与《安海志》的记载相同。
朝天寺因为年代悠久,又经迁界、战争等缘故,历史上有五次的兴废和重建,虽《安海志》上有所记载,但史学界对于其建寺的年代还是有所存疑。黄汉瑜说,这一方石碑刻无疑很好地佐证了《安海志》的准确性,确定了朝天寺的年代。
支持文物保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