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偷窃成瘾被母无奈送警 曾偷老师及寺庙香油
这不是大义灭亲,这是无奈救子,是一位母亲使尽浑身解数后无奈的痛苦选择——4月8日,晋江东石边防派出所来了一位特殊的报案人肖女士,她要举报自己13岁的儿子小生(化名):“我的儿子又偷了人家店里的苹果手机,我已经管不了了,希望能有人帮帮我,帮帮他。”8年来,小生的保证书写了一张又一张,却一次又一次地偷东西、逃学。由于小生还未满14周岁,当天派出所民警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让监护人肖女士带回家管教。从派出所出来当晚,小生拐进庙里偷了香油钱,第二天一早,他又偷东西被人抓进安海派出所……
【谁来帮帮她?】
第一种教育:
写保证书上门道歉
儿子:“偷东西的时候,我的脑子很乱,一个脑袋六个大,像机器人一样。”
肖女士一家是晋江本地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丈夫年纪大了,不识字,管教小生的责任就落到了她身上。她记得,儿子第一次偷东西只有五六岁,“他拿走了邻居的钱,我知道后告诫他,‘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有需要向父母要。”
小生听了之后点点头,可后来,他又忍不住了:游泳时,他先出来偷走别人衣服里的钱;奶奶生日,收到的寿礼转眼少了几百元……
“他每次偷东西被发现,我都带着他去找失主归还物品,给人说对不起。”对于小生的行为,肖女士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儿子的保证书写了一张又一张,认错态度都很好,却总是故态复萌。
小生说,每次偷东西都是心情不好:“偷东西的时候,我的脑子很乱,一个脑袋六个大,像机器人一样。”
·八卦江湖 以娱会友·足不出户 驴行福建第二种教育:
看法治节目望起作用
儿子:“法治节目像动画片,我不怕,没有用。”
打骂不起作用,去给失主赔不是也没让小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肖女士开始改变教育方式,“我想让他意识到偷东西后果很严重,只要一有空,就陪他看电视里的法治节目。”
法治节目看了一期又一期,小生还是让母亲失望了:“法治节目像动画片,我不怕,没有用。”
前不久,肖女士发现小生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儿子又偷东西了,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去跟失主赔不是对他不起作用了。于是我告诉他,如果他再犯的话,我会去派出所报案
灌水先锋队来了.... 个人支持这位母亲的做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