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蒜茸枝”工艺 传承泉州味道
提起“蒜茸枝”,相信能勾起许多泉州市民儿时的记忆。如今,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56岁的李汉方秉承家传技艺,让当地居民继续品味着甜甜的泉州味道。每天,李汉方都会骑车载着“蒜茸枝”来到洛阳侨乡综合市场贩卖。因为做法地道,颇受附近居民的喜爱。一天下来,他最多时卖了40多斤。
“这门手艺,是爷爷传给我父亲,父亲再传给我,已经传承了三代人。”李汉方自豪地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爷爷开始制作独具闽南特色的“蒜茸枝”,深受大家的欢迎。上世纪90年代,一根“蒜茸枝”才5分钱,但是比现在的个头略小。现在一根约15厘米,价格也涨到1.5元。
他为记者现场演示了制作“蒜茸枝”的流程。和面、搓条、下剂、成形、油炸、挂糖霜,一根香脆的“蒜茸枝”就出炉了。“油炸的时候要掌握火候,挂糖霜也需要技术,不然吃着就没那么香脆可口。”老李笑着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嫌手工作业辛苦,不愿再从事这个老行当。“只要有人喜欢吃,我就会继续做,直到做不了为止。”老李坚定地表示。
楼主强呀,支持下 什么什么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