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拟分类管理 我市达标电动车或登记上牌
文章简介:新国标出来后,达......泉州网-泉州晚报......据保守估算,中心......很多市民都表示,......中山南路某品牌电......与此同时,电动车......新国标一时“难产......记者从市质量技术......据会议透露,新国......可能出台的新国标......目前,超标电动车......本市某电动车生产......他认为,新国标拟......市质监局质量科相......对于电动车市场,......市交巡警支队相关......多数市民认为,直......一网友:电动车种......@一顿饭五碗:能......@nike556......一网友:希望有关......@福房阿木:泉州......@饼饼脸菇凉:发......(来源:泉州网-......http://img1.gtimg.com/fj/pics/hv1/84/65/1092/71023959.jpg
新国标出来后,达标电动车上牌是趋势。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记者张晓明 李凯龙/文 陈小阳/图)连日来,本报有关泉州电动自行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详见本报7月17日第9版、7月18日第7版)。根据现行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时速超过20公里、整车质量超过40公斤的电动车即为“超标”。有市民认为,旧国标滞后时代发展。目前,新国标迟迟未见出台,但有消息透露,新国标将对电动车实行分类管理,即分为智动型、助动型和电动型三种。我市有关部门表示,新国标出台后,我市电动车管理办法也将采纳和借鉴新标准,或对达标电动车进行登记上牌管理。
市民
旧国标滞后 难满足需求
据保守估算,中心市区电动车保有量现逾15万辆,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辆。随之而增的是一系列城市管理难题。在一些城市纷纷出台限制电动自行车的举措之际,我市为加强对电动车的出行管理,也进行安海论坛 安海了多次尝试。
很多市民都表示,如果只依旧国标来淘汰“超标”车的话,不太合理。目前执行的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标准,即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大于20公里,整车重量不大于40公斤。市民林先生说,自行车有时候骑得快了,时速都能达到40公里,20公里的时速对于这个效率优先的竞争社会来说,慢了半拍。目前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欢迎“超标”,是不是这个标准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
中山南路某品牌电动车销售行张老板称,3年前就不销售符合国标的电动车了,因为符合国标的电动车行驶距离短,爬坡能力、载重能力与超标电动车相比“差很多”。
与此同时,电动车新国标迟迟没有出台。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部门执法难度也非常大。一位民警表示,国内多个城市简单地对电动车说“不”,结果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部门
新国标一时“难产” 将细分电动车种类
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今年6月8日在江苏淮安市召开的电动车新国标修订会议,或能给长久处于困境中的电动车管理带来新的突破。
据会议透露,新国标有可能根据车型驱动模式将电动车型划分为智动型、助动型和电动型三种,其中智动型是指依靠人力踩踏带动电机驱动行驶的车型,这种模式可运动健身并更加环保;助动型是指既可全电动模式驱动,又可依靠人力驱动的车型,即目前市场上的简易款车型;电动型是指仅可依靠全电动模式驱动的车型,即目前市场上的豪华款车型。
可能出台的新国标最大的亮点就是对超标电动车的定义以及对电动自行车车速、电动车自身重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即根据不同车型出台不同的数据限定,智动车型在车速超过25km/h时电机会自动断电,整车质量不高于40kg;助动型电动车在车速超过27km/h时电机会自动断电,整车质量不高于50kg;电动型电动车在车速超过29km/h时电机会自动断电,整车质量不高于55kg。
出路
新国标出台后 达标车或上牌管理
目前,超标电动车在全国范围内都大量存在,我市为数不多的电动车生产企业有的也生产超标电动车。对于即将推出的新国标,他们如何看待?
本市某电动车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旦具体的新国标出台,企业的生产必然作出调整。他说:“新国标迟迟未出台,我安海论坛 安海们厂生产的电动车有的是非国标车,企业根据市场求生存,这是市场的规律。”
他认为, 新国标拟对电动车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合理性。今后各地在对电动车的规范管理上就有了参考依据。他希望我市有关部门参考借鉴其他地方制定实际的管理办法,如无锡市出台规定,提高电动车标准重量,给45kg(不包括电池重量)的电动车上牌,进行规范管理。
市质监局质量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动员企业按标生产,希望市民自觉选购达标的电动自行车。
对于电动车市场,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新国标出来前将按上级通知执行,不过目前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市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新修订的电动车管理办法已经送审。电动车新国标出台后,他们将参照新办法进行分类管理,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上牌管理是趋势。
建议
“三方”齐下管好电动车
多数市民认为,直线上升的电动车事故固然与包括车速、车重等在内的电动车自身性能有关,但不能否认,事故的高发更多还是起因于骑车人不良的骑乘行为,因此,进行多管齐下的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骑车人管住自己,管理部门对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从严惩治,生产企业严把源头关。
有网友从“堵”的方面提出建议:
一网友:电动车种种好处,也掩盖了它的种种不足:耗能、危险。我国电力70%以上是火电的,过度地使用电能也是在助长环境污染。
@一顿饭五碗:能够挂牌的就给挂牌,不能挂牌的就严格查禁!不及时规范管理,等到明年“禁摩”大限一到,如何收场?
@nike5566:电动车要严管,经常闯到机动车道上面行驶,极大的交通隐患。
有网友从“疏”方面提出建议:
一网友:希望有关部门不要一味地模仿别的城市,扩充机动车道,挤兑人行道。
@福房阿木:泉州市区不大,电动车是人们出行最方便的工具,最好管理牌照,限制数量。
@饼饼脸菇凉:发展泉州公交是“禁摩”前提。
(来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分享到: 1安海论坛 安海
{:17:}{:18:} {:3:}{:3:} {:1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