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遭野猪入侵 只剩两位老人留守
文章简介:10多年前,这里......如今,这里只剩下......这里就是洛江区罗......他们说:这里的水......一条蜿蜒的小路盘......突然,前方一对中......“我们要去西峰的......黄高峰的老宅已部......几年前,一场大雨......快到中午,彭姜将......他们说:10多年......黄高峰只是不时回......对于村庄的历史,......“野猪拱了田地,......就这样,这个村庄......他说:回归大自然......在村庄日渐沉寂的......他找到西峰自然村......于是,到了采茶时......“这样的日子自在......(来源:泉州网-......广告时间还剩:秒
你可能还喜欢
隐藏查看图注 http://img1.gtimg.com/4/403/40390/4039010_200x200_0.jpg1 / 5http://img1.gtimg.com/4/403/40390/4039011_200x200_0.jpg2 / 5http://img1.gtimg.com/4/403/40390/4039012_200x200_0.jpg3 / 5http://img1.gtimg.com/4/403/40390/4039013_200x200_0.jpg4 / 5http://img1.gtimg.com/4/403/40390/4039014_200x200_0.jpg安海论坛 安海]5 / 5http://mat1.gtimg.com/ent/hdTest/more_new.png
1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有着20多户人家近百人口的村庄。
如今,这里只剩下黄新民和老伴长年独守着,黄昏时一缕炊烟从他们家的烟囱升起,告诉着人们此地还有人烟。
这里就是洛江区罗溪镇三村村西峰自然村。10多年前野猪的入侵,改变了这个地处三个乡镇交界处的村庄。
一对夫妻 十多天回趟老宅
他们说:这里的水味道亲切,这里空气新鲜。
一条蜿蜒的小路盘旋而上,路两旁绿树成荫,潺潺的泉水不时冒出。
突然,前方安海论坛 安海一对中年人进入我们的视线。两人50岁出头,女的右肩背着一个袋子,左手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名男子慢慢地走着。他们是一对夫妻,男的叫黄高峰,他的妻子叫彭姜。
“我们要去西峰的老房子。”原来两人和记者同路,于是记者请他们上车,一同前往。
黄高峰的老宅已部分坍塌,高低不平的泥土地面,以及那在昏黄的光线下不时随风摆动的蜘蛛网,让人想起“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诗句。
几年前,一场大雨导致山体滑坡,冲下的泥石撞塌了部分房屋,老宅成了危房。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在山下建了新房。两三年前,他们搬到新房居住。因视力逐渐衰弱,黄高峰只能在新房静养,妻子则继续住在老宅里,白天到田安海论坛 安海地里放养牛羊。今年初,黄高峰突然中风,彭姜只得将牛羊卖掉,搬到新房与丈夫一同生活。经过精心照顾,黄高峰原本不能动弹的左脚慢慢有了知觉。但新房的生活,让他们觉得不自在。于是,每隔十多天,妻子就搀扶着丈夫,背点米和咸菜,慢慢地走到老宅。他们说:“这里的水味道亲切,这里空气新鲜。”几公里的路程,他们要走上三个多小时。
快到中午,彭姜将有些发霉的被子拿到太阳底下晒,接着生火做饭。“以后还会经常来。”这是夫妻俩的约定,也体现了他们对老宅难以割舍的感情。
两位老人留守村庄
他们说:10多年前野猪入侵后,村民就陆续搬走了。
黄高峰只是不时回来,黄新民夫妇则长住此地。黄新民同样住在老宅里,这座占地两三百平方米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三个房间已倒塌。如今,老宅前种着香蕉和龙眼树,香蕉已挂果,龙眼花开正艳。
对于村庄的历史,60多岁的黄新民如数家珍。10多年前,这里有20多户人家,10多座房子,村民近百人。一到清晨,村民们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家禽到处跑,做饭时,家家炊烟袅袅。然而,随着野猪的入侵,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
“野猪拱了田地,地瓜不能种,花生不能种,它们吃不了的,就破坏掉。”黄新民说,数量众多的野猪还多次跑到他家门口,破坏农作物。于是,村民不得不放弃田地。农作物无法耕种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活,加上西峰自然村很偏僻,买包食盐也要跑几公里,村民萌生了搬迁的念头。村民赖先生是第一个从村里搬走的人,此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大山,有的成了生意场上的老板,有的在工厂打工,有的上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
就这样,这个村庄慢慢变空,只剩下黄新民和老伴了。以前,他家最多时一年可收上万斤稻谷,现在他一株水稻也不敢种,吃的米都从山下买来。看着大好的环境,黄新民不甘心,他买来红豆杉等树苗,在自家的地里种植,如今5500多株树苗已成规模。“以后,这些都是宝贝啊。”
一个老板
来此经营茶园
他说:回归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日子自在舒服又健康。
在村庄日渐沉寂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让西峰自然村又焕发了生机。三年前,山脚下的赖法丁关掉在石狮市开的超市,举家搬回罗溪镇,开始向大山出发。
他找到西峰自然村的村民,以每年50元/亩的价格承包了村民撂荒的山田地,铲掉没膝的杂草,种下一垄垄的茶苗。村民也乐意将田地承包给赖法丁经营。如今,他的茶园已有300多亩,茶苗茁壮成长,开始显现出它的经济效益。
于是,到了采茶时节,到了该施肥的时令,赖法丁雇佣的工人就从四面八方赶来,让这个村庄又热闹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自在舒服又健康。”赖法丁不由感叹,以前在石狮市开超市,24小时营业,夫妻俩根本没休息的时间。后来,他觉得回归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将超市关掉,来到深山经营茶园。虽然投入的几十万元还没回本,但他对未来信心满满,他相信生态茶园会给他一个满意的回报。
(来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分享到:已转播 1 :换一换厦门天气在线 宁德市妇女联合会 三明气象 福州日报 陈文华 雷岩平 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 福州数码控 福建银监局团委 海峡都市报汽车周刊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官博 宁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福建团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 厦门经济交通广播刘小昳 大饼和小毅 基金总动员 又刮台风 南海岸鳗钙官博 李中一 福州晚报人车志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101110000安海论坛 安海
这个贴不错!!!!!看了之后就要回复贴子,呵呵 很好!很强大!
页:
[1]